二龙山下:人欢马跃闹备耕

30.03.2016  08:00

      农谚说,惊蛰乌鸦叫,谷雨种大田。

      目前,惊蛰已经过去,东北大地冰雪消融,气温渐暖,大地复苏,谷雨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农民开犁播种指日可待。坐落在东丰县北部半山区二龙山下的二龙山乡农民,备耕生产已经进入高潮。

      据二龙山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郭跃泉介绍,全乡农民所需的7140吨优质氮磷钾肥、131吨良种、70吨农药已经备足,而且都有节余。农民积攒的3万立方米农家肥,80%已经运进田地,农机具检修达到70%以上。全乡农民对科学种田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乡农业站已经培训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400多户。

      二龙山乡地处半山区,全乡12.5万亩玉米,70%地块是山坡地。为提高粮食产量,近年来,该乡重点推广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良种使用率、优化配方施肥、化学药剂灭草、病虫害科学防治面积达到100%。然而,随着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大量使用,不但造成了土地板结,污染了环境,而且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为此,二龙山乡采取措施,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知识,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保证粮食产量提高的同时,减少施用量,氮磷钾肥按地块单产科学配比,大力推广白僵菌等生物灭虫,不但减少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保护环境,增强土地生产后劲,降低农民种地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控制给食品安全带来的隐患。通过培训和科普宣传,二龙山乡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更浓了,从担心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数量影响粮食产量,到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单产保证食品安全,思想上有了根本转变。郭跃泉介绍,从正月初七上班开始,来乡农业站咨询的农民就络绎不绝,每天都有二三十人。站里技术人员的电话全部对农民公开,每天接受农民咨询的电话都应接不暇。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二龙山乡25850亩水稻机械化收割达到70%以上。但是,水稻生长过旺易倒伏严重影响机械作业进度和质量。沙河沿村农民侯立权家种植16亩水稻,2015年秋天就遇到了这一问题,成了侯立权的一块心病。前两天,他到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咨询,技术员给他支了一招,2016年他将在乡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既可促进水稻早熟增产,又可抗倒伏。侯立权说:“有乡农技人员的指导,我的心病就去了。

      二龙山乡党委书记、乡长刘孝斌介绍说,目前,二龙山乡备耕生产所需物资已经就绪,科技培训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在开黎播种前,全乡要培训农民9000人次,达到每家农户都有一名科学种田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