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经典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5.05.2015  12:56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一部中篇小说,苏联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著,王金陵译。从它的诞生,到它在国内外引起的巨大轰动效应,现在回首冷静看去,那都是可以很好说明艺术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经典性文学事例。而且这部小说又因为当时各国的国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版

 

   策划人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掀起了对战争的反思和纪念胜利又一个高潮。5月9日,俄罗斯举行了备受世界关注的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国也在为正在到来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盛典积极准备着。

 

  70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战争的反思,文学与艺术是最具影响力的形式。反映战争的残酷与伤害,弘扬反侵略和正义的力量,以及人民对和平的渴望,是文学与艺术不会忽视的主题。许多反映战争主题的创作,已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影响着一代代享有和平、珍惜和平的后来者的心。

 

  所以,重温经典,也是对人类反侵略战争捍卫世界和平的一种纪念。

 

一部反映二战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桑永海

 

  一

 

  这是一部中篇小说,苏联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著,王金陵译。

 

  这可不是一般的中篇小说。从它的诞生,到它在国内外引起的巨大轰动效应,现在回首冷静看去,那都是可以很好说明艺术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经典性文学事例。而且这部小说又因为当时各国的国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

 

  小说1969年刚在苏联文学期刊《青春》发表时,因为打破了斯大林时代只准描写“高大上”僵化的教条,立即受到广大读者的火热追捧;到出书时又以“描写太残酷”禁止出版;一直闹到时任参加过二战的国家领导勃列日涅夫读的涕泪横流,下令“应当出版”,并且被搬上银幕,不但立马火遍了苏联,而且很快小说和影片都引入了我国。不过,那时文革尚未结束,所以是当作“修正主义大毒草”的反面教材引入的,只供一些够级别的少数人“批判”。

 

  直到1977年,四人帮垮台了,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的时候,虽然有了几丝春风,但多年极左的坚冰仍没解冻。被迫停刊多年的《世界文学》酝酿复刊,一帮文人迫不及待要把这部小说在复刊号上发表出去,又害怕上边打棍子,就想出一个办法——在前面发表了一批名家批判四人帮的文章,还发表了批驳这部苏修小说的大批判文章,以这样的方式,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世界文学》上连载。我就是那年春末,从这两期《世界文学》上读到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到现在我也不能忘记当年阅读时的激动和愉悦,那才叫久旱逢甘霖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思想解冻,文学艺术的春天来到了。八十年代初,先是公开放映了苏联的黑白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轰动全国。200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国央视还播出了由我国作家编导、俄罗斯演员演出的同名20集彩色电视连续剧,这可是罕见的文化盛事,又一次轰动全国。时值小说作者瓦西里耶夫访问中国,由俄罗斯文学专家高莽陪同,不论在长城,在饭店,在街头,这位低调著称的俄罗斯大作家,都受到了无数中国读者和观众的热情欢迎和问候。不久,我国又把这部小说列入高中生必读书目出版发行……

 

  在这里,为什么我要写这么一大段话?

 

  不仅仅是回忆这部小说的曲折经历。更重要的,这个史实本身雄辩地证明:人类需要的文学经典,是不分时间地域和民族的,也不因时代或政治因素而改变自己的品质,她会一直以独有的艺术规律走自己的路,因为真正的文学艺术经典是和人民贴心的,是恒久的存在。

 

  二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把这部描写二战的经典小说又重读了一遍,又一次体验了这部经典回肠荡气的悲怆感,那种浸润心灵的震撼力!

 

  一个男性准尉,带领5个年纪轻轻的女兵,阻击16个手持冲锋枪的德寇。5个女战士,5朵含苞欲放的花儿,怀着对祖国的忠诚,对德国法西斯的仇恨,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对爱情的憧憬,她们瑰丽的青春,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毁灭了。姑娘们的死,一次次在我们心底掀起冲荡的波澜——她们才真正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5位女兵,身世不同,性情各异,都有着丰富、美丽而苦涩的内心世界。我相信,每一个女兵形象全都神采飞扬,镌刻在每个读者的心上,倾诉着自己心灵的独语。

 

  那是热情奔放、多才多艺的热妮娅。她坦诚真率,勇敢果断,言谈掷地有声。在和德寇战斗中,她干得那么漂亮。最后,为掩护受重伤的班长丽达,她呼喊着把敌人引入密林深处,在和一群敌人对射中轰然倒地,高傲而美丽地死去。

 

  那是守林人的没读过书的胖姑娘李莎,她是那么清纯,淹没在沼泽地的时候,望着碧蓝的天空,她还幻想着和她暗恋的大胡子准尉,一块儿唱那首民歌《李莎,李莎》。

 

  还有,文静的犹太姑娘、大学生索妮娅,喜欢读诗,还不懂得恋爱的滋味。她问女友,自己总想起一个不知名的大学生小伙子,他上前线时给了我一部《勃洛克诗集》,那是不是爱情?她羞涩,胆小,穿着大两号的皮靴,一走路啪哒啪哒直响,不意在林子里被敌人发现,被刺中胸部,喊了一声,就死去了……

 

  这一切,就像生活本身一样真实、淳朴,还存留着幼稚和不足。但面对敌人,她们无我无畏,视死如归。正是姑娘们身上那种人性的丰富性,极具艺术张力,显示了崇高的人性美,每个姑娘都是独特的“这一个”,让我们思念不已。

 

  小说有一段情节,一个场面,大概读过的人,都会留下永生难忘的印象。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了牵制敌人,等待援兵,5个战士在林中分散开来,大呼小叫,砍伐树木,演了一出“空城计”,他们想迷惑敌人,把敌人稳住在对岸。

 

  然而,敌人的侦察兵就要过来看个究竟了。千钧一发。

 

  此时,热妮娅突然脱去军装,一跃而起,冲出树林,走到明亮的沙滩,喊着“快来游泳啊”,径直跑下河去。她知道,距自己不足10米的对岸树丛里,就是对准她的乌黑枪口。她金黄的长发飘飘,在冰冷的水中边游边喊,边舞边唱,她唱的是《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敌人不明就里,不知会有多少红军,竟然吓了回去。

 

  小说把战争的残酷、环境的险恶、气氛的恐怖、沼泽的神秘、森林的朦胧、少女的勇毅,写得那么美。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浪漫主义诗意的气质,是这部小说让你永远感动的又一个原因。那是充满俄罗斯式忧郁的悲壮之美,英雄史诗的崇高之美,而其特有的色调,就是悲怆!   

 

  五个年轻的姑娘,都是普通的战士,有血有肉,鲜活生动,和我们贴心,让我们感受到经典艺术的魅力。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重温这样一部小说别有意义。让我们在其中激动、流泪,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怆和崇高——重温这样的经典,更容易理解艺术的美,懂得人类最高贵的感情。(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