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27.02.2017  22:41

旅游是与需求升级契合度最高的产业,只要需求不断升级,旅游供给就要不断创新。从我省实际情况看,有效供给不足与供需错配问题同时并存,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呈低质化、同质化发展。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加强优质供给,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干?旅游业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创新突破?从今天起,本报开设“聚焦全省旅游供给侧改革”专栏,深入采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以及专家学者,深刻解析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跃升之路。

冰雪,无论多少词汇都难以穷尽它的美好。把“冷”资源做成“热”经济,勇于担当的吉林人率先扛起了建设冰雪旅游强省的大旗。

2016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大幅攀升,冰雪则是一支奇兵。冰雪旅游综合收入已占全省旅游综合收入的三分之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吉林冰雪旅游给予了“冰雪风光美,精彩在吉林”“白雪换白银,关键靠旅游”的高度评价。

由冰雪旅游向冰雪产业蝶变,顶层设计至关重要。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3+X”冰雪全产业链,明确了目标定位、产业定位和产品定位,实现了三个“全国第一”:首个专门研究冰雪产业的政策意见;首次构建了冰雪产业的产业架构;首次提出了冰雪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全省上下再度审视冰雪:冰雪旅游产业还能贡献什么?

如何充分释放冰雪产业的巨大空间与潜力,大力发展“白色经济”?在2016年12月9日举行的“冰雪群英汇”产业高峰论坛上,旅游业专家围绕吉林省冰雪产业,发表真知灼见。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峰说:“冰雪旅游不只有滑雪场,还要有冰雪消费的延伸、冰雪产业的联动、冰雪品牌的拉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建言:“吉林发展冰雪产业,首先,产品体系一定要从单一观光跃升到复合型,因为观光旅游出人气,休闲度假出财气,文化旅游出名气。”

尽管全省冰雪旅游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但是,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在谈及今年冰雪旅游的发展目标时,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局长杨安娣说,大力发展冰雪旅游,要有“竞争”意识。去年,我省在发展冰雪旅游上抢占了先机,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北有黑龙江,基础雄厚,是“大块头”;南有河北,占天时之利,是“大手笔”,辽宁蓄势待发,有“大潜力”。我们要想保持在中国冰雪领域的领先地位,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坚持差异发展、错位发展,瞄准冰雪产业的制高点,找准产业竞争的突破口,继续整合资源优势,争做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具体实施步骤是:

——冰雪旅游要有大发展。全面释放政策效应。全面落实《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在投融资机制、土地利用、税费减免等方面释放政策红利。

——实施冰雪“十大工程”,推出重大冰雪项目,组织开发“雪地穿越廊道”、低温健康养生等冰雪旅游新产品,培育雪地高尔夫、雪地汽车拉力赛等新业态,打造冰雪旅游小镇。办好第二届雪博会。创新筹办模式,提升展会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市(州)、冰雪旅游企业和群众的参与度。

——策划“雪20”高端峰会、冰雪体验营、“雪友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雪博会品牌形象,打造一届以雪为主、产会一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盛会。开展高端品牌推广活动。3月,省政府将组团赴瑞士、瑞典、奥地利开展大型冰雪交流推广活动,这将是吉林旅游国际形象的首次亮相。

——以香港回归20周年为契机,于下半年组织省内冰雪资源富集地区赴香港开展“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大型主题推广活动,同期还将赴浙江等地开展“当浪花爱上雪花”主题推介,持续扩大吉林冰雪的市场影响力。建立冰雪发展安全机制。强化冰雪运动、冰雪旅游设施保障,完善设施维护、管理、排查等预防机制,推动冰雪运动医学、保险、教育、科技、装备等关联产业发展,构建冰雪安全体系。

争做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部门联动、形成合力至关重要。

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省体育局将按照“白雪换白银”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冰雪体育文化。发掘吉林冰雪体育民俗。我省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冰雪与群众生活已经融为一体。我们要发掘具有民族特色、参与性强的体育动态项目,如蒙古族的雪地赛马、冬猎等活动,把我省各个民俗体育项目串连起来,完善我省冰雪体育旅游线路和产品。

吉林省如何围绕发展冰雪装备制造,谋求产业领域突破?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是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冰雪产业开发、制造与战略投资商,实现冰雪装备制造国产化突破;推动我省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和交易中心。二是支持长春新区空港经济开发区高端冰雪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支持四平、延边等地区建设冰雪装备制造园区,积极引进一批冬季项目体育器材制造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2017年,一场“银色产业”的裂变,必将改变全省工业结构单一的“二人转”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