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县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村合作社

18.02.2016  13:30

  乾安县是农业大县,乾安政府始终将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做强农业这一总目标,强基础、调结构、创品牌,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面貌改善,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

  乾安县幅员面积361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场、园区),其中,有6个镇、4个乡、2个园区、4个国营农牧场,164个行政村、296个自然屯。乾安县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2万。有草原116万亩、林地56万亩,耕地268.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2亩。因土壤属淡黑钙土,耕地多呈沙化、碱化,质量较差,和周边县区相比,粮食单产较低,常年粮食产量在145万吨左右。境内有73个自然闭流湖沼,哈达山通水后,蓄水量可达11亿立方米。乾安县年平均气温5.6℃,平均日照时数2866.6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21.7卡/平方厘米;全年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425.8毫米,平均蒸发量1874.6毫米;全年盛行西南风,平均风速3.7米/秒,八级以上大风每年约二十次左右;初霜日期平均在9月30日,终霜日期平均在5月7日,无霜期平均146天,全年积温2884.5℃。

  2015年,乾安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2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0元,增长12.0%。粮食产量达到130万吨。目前, 29户国家临储粮收购库点已全面开库,累计入库粮食84万吨。

   二、关于土地流转工作

  近些年来,乾安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分析比较效益等方法,大力倡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到2015年,乾安县土地流转面积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1%,涉及农户近8000户。流转后用于规模经营的24.6万亩,占流转面积的70.3%。

  一是通过大户承包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主要以村屯种植大户或村集体组织集约土地实施规模经营,目前,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280个,规模经营面积8.5万亩,占规模经营总面积的34.5%。这种形式,主要以大户直接承包农民耕地和集体反租倒包(集体将农民耕地集约后,以高出集约价格转包给大户经营,高出部分用于服务和基础设施维护)的形式流转土。

  二是通过专业合作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农户把耕地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直接购买土地经营权)或以耕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经营(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年底参与分红),由合作社统一实施全程机械化经营,规模化粮食生产。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和养殖业等。目前,以所字镇则字村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61个,规模经营面积12.2万亩,占规模经营总面积的49.6%。

  三是通过社会投资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生产的方式,采取高价租赁耕地的方式发展特色规模经营。此种模式在乾安县尚处在起步状态,以所字镇前入村为代表的合作经营面积发展到2.3万亩,占规模经营总面积的9.4%。

  四是通过农牧企业公司化运作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土地国有优势,对部分耕地实施统一经营管理,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发展规模高效农业。农牧场职工可通过租售工资田入股、参与公司经营以及发展其它产业实现多渠道增收。2014年以来,乾安县在四个国营农牧场试点实行了公司化经营,经营面积1.6万亩,占规模经营总面积的6.5%。

  通过实践看,土地流转达到了“双赢”目的。对流入方来说,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减少种肥等物资投入,增加科技等现代农业要素投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农业领域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和发展。对流出方来说,流转土地不仅可以获得财产性收入,还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二三产业就业创业。

  以种植糯玉米为例,按照公顷产糯玉米50000穗、每穗0.55元计算。流出方:流转前,农户投资7750元(肥料3750元,人工、农药、水电费、地膜、柴油4000元)。收入约为50000穗*0.55元=27500元-7750=19750元。流转后,卖地收入7000元+就业创业30000元=37000元,实现增收17250元。流入方:实施规模经营后,投入比例相对减少,投资6500元(肥料3500、人工、农药、水电费、地膜、柴油3000元)。收入约为50000穗*0.55元=27500元-6500元-7000元=14000元。

  乾安县将下力气抓好结构调整、引导服务和培树典型等工作,推动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三、关于农村合作社工作

  近年来,乾安县依托特色产业和品牌优势,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大力促进耕地集约、产业集聚,较好地解决了政府“”不了、村集体“”不了、单家独户“”不了的问题,实现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2015年,乾安县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50个(如按服务类型划分,生产服务为主的有293个、产加销一体化的有461个、购买服务的有24个、其他类型的有272个;如按经营类型划分,种植业有461个、养殖业有119个、服务业有230个、其他有240个),合作社成员达到1.5万人,资产总额达15.6亿元。参与合作经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比乾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3.0%。

  具体工作中,乾安县一是抓典型宣传,主要对让字镇红辣椒协会、所字镇则字村农机合作社等一批章程比较规范、组织比较健全、制度比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比较好的专业合作社进行宣传和推广,做到“可看、可学,可复制、可创新”,同时,经常组织村社干部和群众到发展较好的合作社实地参观学习,让农民亲身感受到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效果。二是抓服务指导,制定实施了《乾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明确了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目标任务。县财政投入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专项用于引导发展合作组织。县农业、畜牧、农机、科技等部门牵头,组成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领导小组,重点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服务,进一步提高合作组织的经营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抓规范管理,制定了《乾安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办法》,确保合作经济组织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依章办事。目前,乾安县大部分合作组织做到了“三有”:即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几年来,乾安县先后有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有30个合作组织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国家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

  乾安县提出了大力发展合作社的要求,并在经济发展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大力倾斜。近期,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这是实现土地集约经营、发展合作社的基础,对于十年十旱的乾安县来说,只有把水、电的问题解决好,才能保障农业丰收,才能有人愿意经营土地,发展合作社。乾安县一方面要加大打井力度,一方面加快推进灌区工程、河湖连通工程,解决好“丰收水”的问题。

  二是强化人才培养。这是制约合作社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高端的管理者、经营人,合作社难以实现大发展。乾安县一方面要外聘先进地区有经验的人才,引进好的经验做法,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合作社人员的培训力度,造就一批懂技术、懂市场、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农业CEO。

  三是解决好市场问题。这是合作社发展的核心问题,没有市场、不了解市场,合作社发展就会存在很大风险。因此,一方面要引导合作社带头人主动寻找市场、走进市场,把握市场脉搏,降低风险,提高抵御市场能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市场的跟踪力度,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帮助合作社规避风险;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论证会、研讨会、营养学家鉴定等方式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为合作社发展加一道保险锁。

  四是解决好资金问题。这是合作社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资金支撑,规模经营就没有保障,合作社发展就不会快速做大。为此,乾安县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利用好上级扶持政策,解决好融资难问题。

  五是大力推进科技应用。这是提高效益的唯一途径,没有高技术就没有高效益,没有高效益合作社就会止步不前。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促其发挥更大作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普及现代农机具,提高耕种收效率。

  

  土地流转宣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