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秸秆找到合理出口

21.11.2014  11:51

记者刘姗姗通讯员马

 

榆树市恩育乡农民正在用打包机打包秸秆。

 

农民家中用秸秆制成的生物质燃料供热的节能环保炉。

 

省环境监察总队在九台进行秸秆禁烧工作排查时发现火点,对涉事农民进行教育。

2014年3月19日,省环保厅制定下发《2014年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实施方案》,秸秆禁烧工作在全省全面铺开。然而,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期间,我省大部分地区雾霾突袭,秸秆焚烧成为重要推手。如何为秸秆找到合理的出口,杜绝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难题。

350!406!480!从10月14日开始,我省环境空气指数屡屡爆表,“十面霾伏”卷土重来,似有愈演愈烈之势,百姓在谈霾色变的同时,不禁质疑为何雾霾如此来势汹汹?由于正值秋收过后,秸秆焚烧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

省委、省政府重拳出击,集中开展了秸秆禁烧专项治理,与此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开发秸秆的综合利用,给禁烧的秸秆找一条变废为宝之路。

镜头

”的窘境

10月23日,晚8点,长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超过300,属于严重污染。记者跟随省环保厅环境监查执法巡查小组对长春周边的秸秆焚烧情况进行突击夜查。

从长春出发,空气中的漂浮颗粒让车灯下的道路显得有些朦胧,车内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味儿。随着车辆缓缓地驶入城郊,空气中的烟味儿越来越刺鼻,然而延着道路行驶了十几公里,巡查小组却并没有发现焚烧秸秆的现象。

这也没有焚烧的起火点,怎么这烟味儿这么大?”记者不禁疑惑。

随着我省禁烧秸秆力度的加大,特别是秸秆禁烧专项打击活动的开展,对焚烧秸秆的现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巡查小组的成员崔泽云向记者解释说,“由于我们巡查得紧,这秸秆他不敢明目张胆地烧,都是偷偷地点,怕被发现,越晚烧得越凶。

8点40分,巡查小组在公主岭范家屯凤响乡八队发现大片火光,有三处明显的明火点,绵延起来约有50米,远远地看到有人在拨弄着。

一下车,走到大约离明火十几米的路边,记者就已经觉得有细小的燃烧颗粒扑面而来,呼吸时鼻腔有明显的异物感。

明火点在一农户房屋前面,离农户房子的距离不足十米。一位60岁左右的大爷正拿着一个木棒把燃烧的秸秆堆成堆儿。

大爷,别烧了,这多危险啊。”执法人员上前,帮着把明火灭了。

大爷有些不好意思,“同志,实在是没办法,我也知道烧这个不对,可是不烧咋整。”大爷清了清嗓子,灭着地里的明火。

大爷,您看您这也呛的够呛吧,这烧秸秆啊,不但不安全,同时也会造成空气不好,对咱身体的危害可大了……”接着,崔泽云拿出了一个秸秆禁烧的宣传手册,给了大爷,“大爷,没事您看看,有什么问题您再找我们。

回到了车里,崔泽云无奈地摇摇头。“我们巡查小组只能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告知百姓这秸秆不允许焚烧了,可是您前脚儿走,他后脚儿又烧,我们也没有办法。

据悉,10月22日,我省德惠市的警方将一名顶风烧秸秆的人带回了派出所,但是是由于他焚烧秸秆引燃了邻居的柴火堆,才受到了拘留的处罚。

当晚,记者跟随的巡查小组一共驶出近80公里,发现明火点7处,但是只有范家屯看到了人,其他六处火点都只有大片的火光,点火的人早已不见踪影。“找不到人,我们也没法制止。”崔泽云无奈地说。

记者感言:在夜巡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最多的就是无奈。环境执法人员很无奈,劝说与教育并不能对秸秆禁烧“”出成效;农民也很无奈,对于他们老说,秸秆的处置也是一大难题。实现秸秆禁烧,不能只靠人盯人的严防死守,制定切实有效的监管手段,更重要的是要给秸秆找到合适的出口,“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才能在根本上见成效。

症结

”的代价

以前,我们的秸秆也是烧,烧了几十年了,也没见什么雾霾,现在这空气不好怎么就是烧秸秆的事儿了呢?

禁烧秸秆的消息一出,不少人在心里画魂儿。

10月18日至30日的12天里,长春市先后5次出现重雾霾天气,其中,22日、25日、29日、30日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超过300,达到严重污染。长春市发布了大气重污染Ⅳ级蓝色预警。

和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我省和东北大部分城市,10月份的雾霾持续时间较长,频次增加,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长春市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期雾霾多次出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气象因素上,10月份我省逆温静稳天气较多,天气冷暖交替,地表大气易形成逆温结构,加之风速弱、空气湿度大,大气层结构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清除;另一方面,进入10月份,城市周边粮食产区农民焚烧秸秆现象比较普遍,静稳天气焚烧秸秆情况严重也是雾霾天气持续的重要原因。

记者在长春市环保局了解到,以29日为例,长春邮电学院和高新管委会两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晚上九点,处于市区内邮电学院的监测数据结果为378,而在城郊粮食产区附近的高新管委会监测数据则为497。

环境保护部10月份的监测结果表明,在重污染天气中,生物质燃烧指示性的组分浓度增长达10倍以上,而秸秆焚烧就属于生物质燃烧的种类之一。根据国家气象、环保遥感卫星监测显示,10月1日至22日,我省共有火点341处,形成了大范围的烟雾,长春市、吉林市等中心城市均受烟雾影响。

相关环境专家解释说,天气因素是诱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则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焚烧秸秆既增加了污染源,又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会在短时期内对空气质量造成明显的影响。

可见这“”秸秆,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然而对于农民而言,烧秸秆损失的不仅仅是资源,更重要的是健康。

记者感言:在10月中旬到11月初近20天的采访中,记者走访了长春周边的村屯发现,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令人沮丧,城市周边农村的环境却更加不尽人意,部分地区焚烧秸秆的现象仍然严重。秸秆一烧了之,对于农民来说是省事的“性价比”较高的处理方式,这和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不无关系,提高百姓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做好秸秆焚烧危害的宣传迫在眉睫。让农民自觉地禁烧秸秆,将“”的危害降到最低。

出路

变“”成金

2013年,我省的秸秆产量在3950万吨左右,如果能将秸秆变成资源,让农民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秸秆利用的实惠,秸秆禁烧似乎并不难。

我省德惠、九台、榆树等地,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将废弃的秸秆制成“四料”,即燃料、饲料、肥料、原料,做出了大文章。

在榆树市恩育乡宝山村,村民马鹏举从院子里撮了一堆红色的秸秆颗粒进了屋,厨房很干净,白色的瓷砖,白色的灶台,马棚举把颗粒倒进一台白色的炉灶里,做起了饭。

这干净的厨房得益于今年宝山村集体采购的环保节能生物质燃料炉,这种炉灶专门用秸秆制成的颗粒做燃料,村里七八十户人家都使用上了这种环保的炉灶。

这环保炉灶,方便又干净,”马棚举转动了一下炉灶左侧的电开关,炉子上一下子出现了蓝色的火苗。“谁能想到,有这用秸秆当燃料的炉灶,以前地里的秸秆只能烧了,漫天的烟雾,呛得喘不上气。现在好了,把秸秆变成这小颗粒,存放方便,外面、屋里环境都好了,谁还舍得烧啊。

宝山村村党支部书记李伟东告诉记者,这生物质颗粒的燃烧率能达到90%,几乎是秸秆燃烧效率的3倍。而且,这颗粒除了作燃料,还是牲畜的好饲料,“我们都称这颗粒是老牛的‘压缩饼干’,方便保存而且不易腐烂,既经济又环保。

有了合适的出口,秸秆变草成“”。

在德惠,村民张岚今年通过卖秸秆,一垧地增收了800块钱。“由于现在玉米产量较比以往高出很多,这样秸秆的数量也在相应增加。我们除了自留烧柴、饲养牲畜外,把多余的卖给工厂,不用烧了,利用起来,还能增收,真是一举多得。

吉林泉德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的运营经理刘志勇介绍说,该厂利用将秸秆做成本色纸的专利技术,在用秸秆做本色浆产本色纸之后,用黑液生产有机肥。“今年我们厂已与40多家农户签订了秸秆回收协议,预收秸秆10万吨,明年工厂正式投产,年消耗秸秆会达到30万吨。

记者感言:秸秆综合利用,在消耗大量秸秆的同时,不但创造了经济效益,也为我们改善生存环境提供有利的保障。虽然我省不少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依然存在收购难的瓶颈,但是随着秸秆综合利用的进一步推广和农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秸秆禁烧的问题势将迎刃而解。

(本栏图片均由赵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