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好事儿落在我头上 这么一想他躲开连环骗局

09.10.2015  11:39

  长春市民邹先生是个很警惕的人,从去年以来也曾遭遇过几次电话骗局。10月2日,他接到一个长春的电话号码来电,是一连串的好事儿找上门……

 

  邹先生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妻子亲属在云南有茶园,自家产普洱茶,邹先生平时也会在网上发布一些卖茶的信息。今年10月2日9时许,他突然接到了一个长春的号码来电,对方有外地口音,但自称是长春某部队的后勤领导,自称“李主任”。“李主任”说通过朋友得知周先生手头有上好的普洱茶,他们正好打算要购买一批作为福利发放,经过一番商量,对方决定购买300元一斤的普洱茶30斤,每斤要独立包装,到时候让邹先生送到其位于绿园区的单位地址。

 

  接到这么大个订单,邹先生很特别开心,他赶紧出门采购包装盒。10点30分许,“李主任”又打来电话,说正在陪着单位的大领导吃饭,吃完饭要到邹先生那里查看茶叶质量,让他做好接待工作,邹先生当时正在外面采购包装,便拒绝了这个要求。“我说我到时候送货上门,如果他们看着茶叶质量不好可以不要。”双方又约定好了下午三点送货,这时候他都没有太怀疑这件事。只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寻思了又寻思,“满大街都是卖茶叶的,他都不认识我,怎么这么大个好处就落到我头上了呢?”邹先生有了这么个念想。他告诉新文化记者,之所以他这么想,因为对方提及的“通过某某朋友介绍”的那个朋友,他根本不认识。

 

  11时许,“李主任”又来电话了,这次他没催茶叶的事儿,而是又给了邹先生一个大大的好处。他说单位觉得光是发茶叶太少了,他们决定再批量购买一批牛肉罐头,希望这件事也交给邹先生来做。之所以选择邹先生,是因为“去年我和那个供货商因为回扣的问题闹得不愉快,这件事就想拜托给你了。”“李主任”说,购买这批牛肉罐头的回扣和批量购买优惠的差价,都可以给邹先生。“李主任”说的回扣就有2000多元,差价多少他不管。之前有了个念想,这次以及之后的通话,邹先生都录了音。

 

  根据“李主任”提供的联系方式,邹先生联系了那位“闹得不愉快”的供货商,对方和“李主任”口音相同,他说自己在外地,手头现在没有货,罐头正常一盒48元,如果要的量多,他可以提供北京的总公司的联系方式。联系到北京的总公司,对方也很痛快,邹先生要货的量是1200盒,对方价格低到了35元一盒。这样光是差价邹先生就能赚到一万多元。“总公司”联络人的口音和声音几乎都和“李主任”一模一样,他在电话里要求邹先生先支付60%的总货款25200元,货到后在支付剩余的货款。

 

  自己的茶叶货款还没到,就要先替人家支付2万多的罐头货款,邹先生又打给李主任,李主任说因为罐头是后增的福利,需要报财务审批,多也就一两天就下来了,让邹先生先支付。到了这儿,邹先生已经完全确认对方就是骗子,而且可能只有2~3个人,“李主任”和“总公司”很可能就是同一人。后来“总公司”几次打电话催款,邹先生以银行升级,汇不过去搪塞了。等到后来,几个人的电话没有再来,邹先生打过去,发现不是空号就是停机。

 

  “戏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觉得可能是骗子了,牛肉罐头这件事,满大街都是人,为啥好事儿偏偏落在我头上。”但是邹先生还是耐心地陪着骗子演到了打款那一步,并且全程录了音取证,后来他打电话报了警,警方说因为对方没有骗成功,不能以案件立案,警方也赞了他识破骗局的机智。  (毕继红 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