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市谱写富民强市新篇章

11.03.2016  08:26

  

  十二五,完美收官;十三五,蓄势起航。从今年起,中国跨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临江市加快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崛起的关键时期。

  “十三五”时期,临江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9.4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7.9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万元和2.3万元。发展速度高于白山市平均水平,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幅度提升。

  前景令人鼓舞,目标催人奋进。在今后五年里,临江市紧紧抓住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不动摇,按照“一个坚持、五个打造、一个创建”绿色转型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繁荣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决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努力建设吉林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区、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实现兴边富民强市的目标。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富庶临江

  深入实施“绿色转型”战略,打资源牌、走特色路,打绿色牌、走生态路,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矿产新材料产业要全力推进找矿新突破,大力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依托硅藻土、金属镁、冶金铸造及循环经济等园区,实施创新驱动,打造传统产业“升级版”。重点解决硅藻土原土外流、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低端产品市场混乱、创新成果转化慢、产品品牌不响等问题。完善“政产学研用”平台,加快吉林省硅藻土检测中心建设,加大对吉林省生态环境材料院士工作站、硅藻土研究所和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扶持力度,提升硅藻土行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稀土镁合金等镁新材料开发应用,将金属镁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国内镁精深加工基地和研发中心。立足硅、铁、金等矿产资源,培育大型冶金铸造及装备铸件生产基地。大健康产业坚持以医药为龙头,加快大健康产业园、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统筹发展药品、保健品、绿色食品以及健康养老业。坚持保护为先、集约利用,组建矿泉水产业保护机构,推进矿泉水产业园区建设,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发优质矿泉,努力建设矿泉城。围绕“一带三区三大产业”农业发展布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长白山山珍食品及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旅游产业要做大“胜境临江”品牌,延伸旅游产业发展链条,打造“一带双环”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构建环长白山、沿鸭绿江重要旅游节点城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新型商贸等服务业和新业态,壮大金融保险、金融租赁、电子商务、信用担保等发展实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73亿元,大健康、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占比达到70%以上,农业总产值达到14.8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1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8.4:49.6:42。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临江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一核、四轴、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框架。围绕“十二字”做文章,深入实施青山、碧水、靓园、绿化、美化、亮化等生态城镇化建设工程,努力把临江建成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绿树掩映的花园城。加强“三山”生态保护建设,将“三山”打造成森林旅游公园。加快“一江三河”水域廊道、江心岛陈云公园、江滨公园、卧虎山公园等工程建设,形成城市“绿肺”。以建设“幸福小区”、“美丽乡村”为抓手,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注重沿江沿路绿化美化,打造美丽景观风光带。修复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文化主题公园,提升城市美感。推进燃气管网铺设,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大型集中供热、无害化垃圾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推进苇沙河等国家级重点镇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实现城乡统筹并进、互动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全动态、可视化、空间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做好省级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长白山临江矿泉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争创工作,进一步提升临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到“十三五”末,城镇化率达到68.5%。

   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生态保护,全力打造生态临江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生态空间发展格局,构建“一带、三区、多斑块”生态功能体系。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湿地保护、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培育等生态保护开发建设工程,优先保障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划定生态红线,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推进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新增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争创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严控大气和水污染,严格限制“三高”产能,积极发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加快构建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绿色工业为支撑、绿色服务业为主导的绿色经济体系。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提高生态系统的监测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理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7.2%,森林禁伐限采面积达到9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生态环境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标准。

   坚持开放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全力打造活力临江

  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机遇,全方位扩大开放,打造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快边境口岸建设,优化口岸布局,提升口岸核心能力,将临江口岸升级为一类口岸。重点推进口岸监管场所、物流配送中心以及旅检通道、沿江旅游等配套设施建设。抓住国家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契机,推进中朝国际大桥新桥建设,打通经朝鲜出日本海通道。加快临江至白山高速公路、下临线错草至三道沟公路建设,打通融入长吉图通道和经丹东出海通道。完成临江至长白山二级路建设,提升旅游通道通行质量。推进国家级临江边境经济合作区申报工作,加快中朝互市贸易区、旅游服务区、进出口加工区、商贸办公区、物流园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建设。加强与长吉图先导区、东北东部经济带合作,主动融入白通丹经济带,提升整体开放水平,努力把临江打造成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抓好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战略投资者。到2020年,引进域外资金13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3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6亿美元。

   坚持共享发展,注重民生改善,全力打造幸福临江

  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带领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突出弱势群体、特困群体等重点人群,抓好扶贫开发攻坚,确保到2018年386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8万名低保对象保障提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建立覆盖全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构建“四众”支撑平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加快“引泉入城”工程建设,让城区居民早日喝上矿泉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全面落实“两孩”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性别比例。深化依法治市,健全社会立体防控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完善“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实现标准化全达标、信息化全覆盖,确保安全发展。完善应对突发事件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党政军警民企“六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持续推进“双拥共建”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确保边境安全稳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