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中美开创互联网时代新型“大国关系”

27.09.2015  18:01

  中美关系是世界格局中大国关系的典型代表,地球东西方两级最为重要的国家关系之一,中美之间的一举一动具有全球性影响。

  2013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第六次访美,与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被称为“不打领带”的大国元首会晤。2015年9月,习近平再次赴美进行国事访问,24日晚奥巴马效仿“安纳伯格庄园”见面会,在白宫再次进行了“不打领带”的元首会晤。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中美两国元首碰面频频使用“不拘小节”的方式进行私人对话,足以说明中美两国在线下已经做足了功课、备足了信心,有足够的底气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向实质性方向推动。

  中美重新打开外交大门的40多年来,两国元首的每一次会晤,都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意义。在本次访美的首站西雅图,习近平出席了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并作重要讲话,  在推动中美建立新型互联网“大国关系”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中美都是网络大国,双方拥有重要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双方理应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就网络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打造中美合作的亮点,让网络空间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习近平的讲话从全球视野、世界高度深刻阐述了打造互联网“大国关系”的重要意义,具有极强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

  “网络无疆”,互联网足以容下中美两个大国。中国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发表了题为《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主旨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习近平主席讲话的意义。观察舆论场反应,可以发现鲁炜在演讲中引述“二人同舟”的故事,成为了媒体、网络热议的焦点。“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意指二人同舟发声争吵,突遇大风,唯有合力才能克难攻坚排除艰险。成语“风雨同舟”正是源自“二人同舟”的故事。去年,鲁炜到访华盛顿大学,就发表过著名的演说“中美网络关系中‘信任从哪里来’”,今年,“同舟共济  互利共赢”成为了鲁炜演讲的主题内容。可以明显的看出,本次的演讲是去年主题内容的升华,是建立在中美互信的基础之上,深化合作、力争共赢。互联网是拉近世界距离的纽带,太平洋再宽广,也成为不了中美之间“互联互通”的阻断。美国是互联网的诞生地,拥有新媒体时代最主要的资源,掌控着互联网时代的命脉;中国是互联网的最大市场,拥有最广大的网民基数,是互联网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发展是硬道理,互利是真本事,在互联网时代,中美两国在推动网络安全、经济建设、技术革新等多个领域早已密不可分,自闭、猜忌、垄断、单打独斗都是“冷战思维”,不仅不具备市场,更是逆时代潮流,不符合新时代下大国生存和发展之道。

  伟大的时代需要信任与合作,历史的机遇理当倍加珍惜。互联网时代,中美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新型“大国关系”将形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未来之路,中美唯有风雨同舟、携手同进,才能真正开启领航世界的新征程。 编辑 何晨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