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构建“四强化四融入”文化育人体系

31.03.2017  17:44

  清风入杏林,春雨润校园。长春中医药大学作为我省唯一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近年来,该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投身学校文化建设中,推进构建“四强化四融入”文化育人体系,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取得良好成效。   一、强化专业育人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医药与传统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长春中医药大学强化专业育人,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中医药与传统文化一体化教育。近年来,该校不断修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深入挖掘中医药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阐释中华传统文化所独有的自然观念、人文情感,以及中华民族数千年一直持守的思维模式、生命哲学和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生活艺术等,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中医药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为加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该校坚持多年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大学语文》等通识课程。并结合中医学专业特点,增设了《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中医学导论》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国学经典、书法鉴赏、戏剧与影视鉴赏等选修课程。组织校关工委老同志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专题讲授,配合教务部门建立了以专题讲授与经典导读为主、网络教学与课外实践为补充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时空上有序衔接、在内容上优势补充的课程体系,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为建设一流教育教学骨干队伍,学校坚持在实施“青蓝工程”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和选拔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人才,着力打造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才,建设一流的宣传和讲授骨干队伍。学校建有中华传统文化名师库,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和学者为传统文化指导教师,参与到各类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强化环境育人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特色校园建设在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建筑上花心思、下功夫。该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以中医药元素命名,规划、建设了以“一条龙脉、日月双子座、三才轩、四象城、五行宫、六君子居、七星百草园、八卦广场、九宫、实创大厦”等为内容的核心建筑群和单体建筑,建设了河图、洛书、望龙阁、五彩参络等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使师生置身于中医药特色文化校园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创设品位高雅文化环境——学校依托楼宇、广场、道路等设施,建设了体现专业特色,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相融合的楼宇、廊道等空间文化,悬挂有历代名中医画像、经典道德语句展板,建设了微文化广场。完成了岐黄路、杏林路等道路的命名,建设了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国医堂、继学书屋、五运六气馆、太阳历广场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专业元素的文化场馆与宣传展示平台,提高了校园建设品位,使师生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实现了环境育人功能。   三、强化实践育人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开展校风校训育人活动——学校坚持每年在新生中开展《医学生誓言》宣誓活动,传承救死扶伤、精诚仁爱的医德医风。坚持开展“启古纳今,厚德精术”校训主题教育,挖掘校风校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时代精神和价值理念。充分利用入学教育、毕业典礼、校庆日等契机,在大学生中开展“校训校风大家谈”“我与校训的故事”等教育活动,集中宣传和展示校风、校训、校徽、校歌等精神文化。并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总结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结集出版了《韵象长中大》一书。   深化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活动——学校坚持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体验和感受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弘扬了爱国主义,培育了民族精神。支持和指导学生党团组织经常开展“中医经典千人诵”“黄帝内经千人诵”“音乐节”“读书节”等特色品牌活动,推进“精读经典,传承文化”工程建设,引导大学生品读经典,感受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拓展传统文化实践服务活动——学校经常组织大学生赴长春伪皇宫、文庙及吉林、通化等地参观学习,举办弘扬“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纪念“一二·九”等专题讲座,开展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主题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依托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优势,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中医史、民间中医故事等极具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和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活动,使之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党情和社情,增长才干、学会奉献。   四、强化传播育人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开放办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积极培育传统文化宣传品牌,文化建设特色突显,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国医堂、大师殿堂、继学书屋、五运六气馆等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品牌与标志,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校园,感受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化。学校获批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经常邀请传统文化名家来校讲学,打造“明德大讲堂”传统文化讲座品牌,支持大学生国学社、文博社等品牌社团建设,开展民乐、戏曲等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校园开放日、博物馆开放日等活动,会同宣传部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启动《口述校史》《印象长中大·老照片》编辑工作,凝练、提升学校的办学精神、理念制度,坚持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该校积极推进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以“洋眼”看中医、共度传统节日等为载体,经常组织留学生开展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交流,举行中华文化研习营、普通话大赛等品牌活动。校关工委积极发挥优势,会同各学院和有关部门创新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传播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孔子学院(中医课堂)建设,选拔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中俄、中韩等中医药与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使之在文化国际交流推广中接受教育、收获成长。   为推进传统文化理论研究,该校整合资源,启动“杏林青马工程”,推进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双融”,参与、组建成立了学校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开展中医药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和传播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挖掘、整理吉林中医药文化史,撰写知名中医药人物的成长故事、学术思想,编印出版了《吉林名中医》《吉林名医谱》等。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课题,支持和鼓励师生结合地方特色,创作极具思想性、艺术性和传播力的文化作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为推动区域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贡献了力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春中医药大学现已构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育人体系。广大青年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除接受系统的中医药专业教育外,还领悟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了魅力,接受了洗礼。文化育人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数万名毕业生活跃在中医药战线上——除了精湛的医技医术,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赢得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作者:张吉 于瑶 龚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