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招商引资额45亿元 引来“群凤”竞栖

10.05.2015  00:51

记者 隋二龙 赵蓓蓓

时下,行走在东辽经济开发区,忙碌建设、生产的场景随处可见,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加速竞跑,“走活了”东辽发展的一盘好棋。

今年,东辽县共谋划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71个,计划总投资224亿元。一季度,招商引资额45亿元,续建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5个。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是什么催生了东辽发展的内在动力,引来“群凤”竞栖?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东辽县决策者们立足本地实际,确定了2015年经济建设总体思路,即围绕开发一产、巩固二产、激活三产,深入推进“三保三增”,以一个统领、两个坚定、三个高度、四个园区、五个产业为目标,主动融入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迎接新常态下的新挑战,东辽县积极采取保障措施,整合利用有效资源,实施技术创新升级,使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企业发展后劲十足。

在辽源市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特种车生产车间,记者跟随车间主任黄斌,来到一辆冷藏车前。“这是国内最先进的冷藏车,车身是用铝制成的,车体长146米呢!国内能生产这样大型的冷藏车企业可不多。”指着这辆“大家伙”,黄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随行的东辽经合局副局长徐辉告诉记者,汽车改装公司前身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小厂。2012年,东辽县引进麦达斯铝业对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去年,新厂区落户东辽经济开发区,目前年产2000辆特种汽车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正在批量生产半挂车。

在东辽,像汽车改装公司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2013年起,东辽县千方百计整合优势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先后培育和扶持了方大锻造、东升钢铁等重点企业,盘活了彤坤锂电、中源数控、佳隆农产品等多家停产半停产企业。如今,这些企业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

作为煤矿企业成功转型的典范,辽源市益邦建材家居市场总经理李国宣可没少费脑筋。提及县里的帮扶,李国宣说:“把包袱变成财富简直太难了,县里没少帮我出招。

由于资源濒临枯竭、技术产能落后,几年前,李国宣的煤矿曾出现了“干赔”的局面,经营举步维艰。“要扭转亏损局面,企业唯有转型。”领导的“点睛”令李国宣茅塞顿开。2013年7月,李国宣成立了益邦建材市场,主要经营建筑材料、室内装饰和五金机电等产品,力争打造辽源规模最大的建材家居市场,为消费者提供物流、电商、建材一站式服务。目前,1期工程已吸引了数百家商户签约入驻。指着项目区位优势图,李国宣信心十足地说:“益邦建材市场地理位置优越,辽长铁路通车后,去省城仅需35分钟,把这里打造成辽白一体化的新商业地标,是我的梦想。

项目建设高潮迭起,招商引资步步深入。

今年,东辽县继续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围绕“打造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核心企业、建设规模项目”,形成分期分批、梯次推进格局,产生商家云集、项目扎堆的良好局面,激发出“引来一个、集聚一群、繁荣一片”的乘法效应。

积极“走出去”。年初以来,由县领导带队的3支招商小分队,谋划包装了64个项目,分赴深圳、上海、南京等地进行招商活动,与5家企业进行了深度接触洽谈。目前,佛山市顺德区普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乐清中烁电器有限公司均有意向到东辽投资。

注重“请进来”。东辽县还充分利用各类商会资源,通过实施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和精准招商等方式,引来了一批技术含量高、效益好的成长性企业。

吉林省正轩车架有限公司就是以商招商引进的项目。作为吉林省元隆达工装设备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正轩车架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其内高压成型产品是利用自主研发设备生产的,国内仅有一家。如今,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00万套汽车扭力梁总成项目已投入小批量生产,成功为一汽红旗、奇瑞、路虎等车型配套。

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固巢养凤。为了让企业安心落户,东辽县对招商引资企业“呵护备至”,深入推广驻厂办模式,从机关干部中选调精干力量帮助企业跑前期,破难题。自驻厂办成立以来,先后解决了200余个问题。

伴随着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的精准落子,步入“新常态”运行轨道的东辽如沐春风,活力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