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乡调整产业格局壮大集体经济

11.05.2015  10:02

      近年来,通化县东来乡党委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同美丽乡村建设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相结合,根据东来乡实际,提出推进“一带四区”建设目标,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有质提升。目前,全乡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2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3个标兵村达到20万元以上。全乡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项目达到14个。

      不断完善发展食用菌产业带。东来乡通过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引领带动作用,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方式,发挥食用菌产业带动辐射作用,以腰岭村、新兴村和河南村食用菌产业为重点,支持快速扩大产能规模。东来乡党委结合实际,全力打造东来乡食用菌特色产业带,2014年启动并实施,现已发展香菇大棚350栋,土地流转200余亩,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每年解决剩余劳动力2300人次。近两年来,新兴村、河南村和腰岭村等五个村积极申报新型集体经济省级扶持资金20万元,全部投入食用菌产业发展。村集体通过产品利润分成和土地租金等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6万元。2015年河南村和新兴村食用菌基地继续扩建,计划年增加50万菌棒产能,并在全乡推动村民住户利用房前屋后搞庭院式生产,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致富。2015年末全乡香菇产量将达到200万袋,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带动和辐射全乡食用菌产业发展。

      进一步做好包括生态产业园区、民俗产业区、理石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度假区在内的“四区”建设。

      生态产业园区建设。2014年在新兴村开始谋划实施,现初具规模,其中苗木基地发展到200余亩。鑫盛泉酒厂年产量30吨,产值120万元。食用菌基地占地面积55亩,年生产香菇50万袋,村集体香菇利润分成年收入为6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50人。今年规划出300亩土地和林地,用于反季节山野菜和苗木基地扩建项目。加快汽车露营公园、嘉恒冷水鱼养殖观光基地项目建设。乡党委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政策扶持。

      民俗产业区建设。该区位于被国家评为“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的鹿圈子村,2014年通过专家评审成功载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由国家划拨专项资金450万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园区建设今年全面启动实施,由省规划设计院制定完成发展规划,以鹿圈子关东民俗村为中心,规划出100亩土地,用于民俗村扩建项目。与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项目相结合,按照规划设计用好专项资金,新建村史馆、满族博物馆、东来乡风情文化展览馆、仿古商贸服务一条街、关东瓦窑、抗战日军哨所和果树园等项目,并在民俗旅游的基础上,打造好美术写生基地、摄影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同时发掘“关东雪村”冬季旅游新项目,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土特产和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产业。

      理石产业园区建设。依托东来乡大理石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全乡已探明储量500万立方米。今年将在西岔村规划和建设理石产业园区,做大做强理石产业。2009年引进的良融理石厂,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年加工石材3000立方米,产值500万元。2015年规划建设用地30亩,用于做好良融理石厂续建项目。年末达产达效后,每年可加工石材3万立方米,生产成品板材40万平方米,路缘石20万米,产值5000万元,带动农民就业100余人。续建项目租用村集体土地30余亩,年收入3万元。理石园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充分开发资源,逐步扩大产能规模,建成通化地区最大的理石加工基地。

      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2011年开始规划并实施,以乐舟漂流、红星生态园、渔乐源山庄、高山湿地等现有的旅游项目为基础,红星生态园及渔乐源山庄已正常营业接待游客,其他景点也已完成招商并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年收益100万元,可解决100多名农民就业,为每个村增加集体收入近10万元。今后规划在现有景点的基础上,开发位于腰岭村和河南村的“城墙砬子、银象吸水、神龟潜行和金蝉望月”等被专家认证的景点。通过这些景点的建设,力争把东来乡打造成为通化市的后花园,成为通化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