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纪实

09.09.2016  22:0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70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始终秉承着“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一贯坚持和彰显“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承典塑新,力行致远,学校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教师教育:披荆斩棘排头兵
  
  教师教育一直是一所师范大学的核心学科和优势学科。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东北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又走出了怎样的发展之路呢?
  
  历史是辉煌的!
  
  东北师范大学7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服务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先河,为我国师资培养模式创新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学校与我省东部长白山区地方政府共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开辟了服务农村教育、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长白山之路”,创建了全国唯一的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进入21世纪,东北师大创建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彻底改变了以往仅由大学单一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形成了师范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共同合作的“UGS”教师教育新模式,该模式的探索使学校2014年又一次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紧跟时代的脉搏,在中国教育史里,一代代东师人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引航者,东北师范大学始终把国家需要放在发展首位。培养好1.7亿中小学生的关键在于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教师教育一定要突破内涵式发展的一系列瓶颈问题。为此,东北师范大学在“尊重的教育”基础上提出了“创造的教育”这一理念。“创造的教育”旨在解决教师教育的目标与方向问题,核心是培养未来师资的创造能力。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认为,“创造的教育”倡导注重过程的探究教育,激发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养成批判反思的思维习惯,树立卓越担当的人生品格;构建协同开放的育人模式,凝铸张扬个性的校园文化。
  
  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东北师范大学又创新了教师教育的培养结构和育人模式。学校按去向将学生的培养结构划分为三等分。其中三分之一作为创新性学术型人才培养,使其成为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究意识的研究型后备人才;三分之一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使其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成为行业的专业人才;三分之一作为卓越教师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学校深入总结了“UGS”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既有经验,构建了“融合型、分阶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教育实践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整体设计、分阶段安排教育实践内容,精心组织体验和反思,促进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
  
  正是这样的育人理念与模式,使得东北师大涌现了大量品学兼优的学生。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学生吉尔哈丽在校期间克服语言障碍,争做学习楷模。几年来,她获得校长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明德奖学金、连续3年获得少数民族齐飞奖学金和学校优秀学生称号。地理科学学院2012级学生冯滢瑛在国际学科重点刊物发表论文1篇、国家学科重点刊物发表论文两篇,成为我国首位受邀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上作报告的本科生,并于2015年7月参与中国科学院祁连站、玉龙站的科学考察。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争一流
  
  如果说,教学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那么科研就是强校之本,教学与科研就是高校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2013年以来,一个个喜讯不断传来:2013年1月1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白志东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大维随机矩阵理论及其应用”获得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1月,由东北师范大学王恩波教授主持完成的“功能导向的多酸设计与合成”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年1月,由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教授主持完成的“低维氧化锌材料的载流子调控与功能化研究”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四年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这是东北师大科研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科技工作秉承“突出特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基础研究,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
  
  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重大科技项目83项。2016年作为牵头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2007年至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608项。其中,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率全国高校排名第五。学校76.4%的理科青年教师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校科研的国际影响力也得到迅速提升。近10年,学校发表的SCIE论文累计被引用4709篇65432次,被引次数全国高校排名第31位,篇均被引次数居百强高校首位。2016年度,学校首次跻身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近10年,ESI收录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的高校被引论文74篇,被引用9038次,被引次数全国高校排名第24位,居师范类高校首位。
  
  在科研的带动下,学校的学科发展也获得了强劲动力。10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巩固支撑、强化优势、突出特色、鼓励交叉、协同创新”的学科发展策略,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学科建设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教育学原理、世界史、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通过了国家考核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评审被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学校8个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立项。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统计学三个学科进入全国参评高校前10%,生物学、生态学、外国语言文学三个学科进入前20%。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三个学科领域ESI排名稳定在全球前1%。
  
   社会服务:凝心聚力促发展
  
  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在服务农村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与辽宁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共签协议,共建“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在师范生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基础教育研究、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多维协同创新机制。经过10年的实践运行,东北师范大学通过置换研修、同课异构、订单培训、送课下乡等活动累计培训8.3万人,有力地提升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度。
  
  为建立农村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在培训实验区一线普通教师的同时,东北师大还重点开展了“常青藤工程”——先培训好实验区进修学校的校长、教研员,然后再由他们培训当地教师,既激活了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又有效扩大了培训的辐射、带动范围。
  
  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学校率先进入吉林省“五校两所”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生物转化猪脑神经节苷脂制备保护心脑血管活性药物GM-1、抗逆高产优质紫花苜蓿新品种“东苜1号”牧草产业化生产及草产品加工、松原罗布麻盐碱地种植及罗布麻保健茶加工,这三项应用成果获得吉林省政府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5000万元经费支持。2012年,学校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批准建设,学校开发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相关技术已在长春、辽源、营口等地成功实现产业化。2013年,“吉林省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试中心”获批建设,中心汇聚吉林省乃至全国的相关药物行业,开展生物资源有效成分的中试生产研究和创新。2014年,学校跨学院组建的“先进能源材料研究中心”获批吉林省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周期三年,由省财政通过高教强省建设专项资金实行滚动支持,建设经费为3000万元。
  
  星移斗转,岁月如歌。70年来,东北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发展、为地方经济腾飞作出了突出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北师范大学将继续围绕“为基础教育服务”这一宗旨,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谱写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辉煌篇章!

文章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