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结束长春大量秋菜滞销 均价只有初期的一半
长春 市秋菜集中上市,在10月25日画上了句号。集中上市期间,长春市民顺利完成秋菜选购, 市场上各种秋菜品种齐全, 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由于市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仍然有大量秋菜滞销。
■调查
A价格
均价只有初期的一半
10月25日是秋菜集中上市期的最后一天,今日,此前设置的临时销售点将全部取消,销售点的菜农将全部退市。
25日中午,家住湖波路的周长海到市场买菜,路过绿园区城西镇大营子村村民刘福的秋菜摊前,从20多棵白菜中挑了2棵,上秤一称6斤,只花了2元钱。“市民基本都买完秋菜了,只是偶尔买些临时吃。”刘福说,他的白菜原价只卖每斤0.4元,可讲价以后一棵才卖了1元钱,而几十米外的菜市场每斤白菜就要1.2元。
“现在白菜卖不动,菜价也越来越低。”刘福介绍,24日他到火烧李附近卖菜,那里的菜价只有每斤0.25元。在市场上待了一天,只卖出1000多斤。原本指望城里的菜价要比郊区的高,可是市民消费水平提高了,销量却没有好转,一上午也只卖1000多斤。
在秋菜集中上市初期,市场上白菜每斤价格在0.5元左右,大葱每斤0.8元左右,土豆每斤0.7元~0.8元。而记者昨天走访发现,平均价格只有初期的一半。秋菜销售点的商贩们表示,秋菜集中上市时间不多了,剩余的货正在赔本销售,很多菜农没有冷库,担心过了销售期就更不好卖。
B 销量
基本都出现滞销的情况
在卫星广场附近的一处秋菜销售点,提前收摊的菜农和商贩已经开始出现。菜农们表示,基本都出现秋菜滞销的情况。“我家种了6亩地,现在家里还有2万斤白菜。即使延长秋菜销售时间也卖不出去,只能放到菜窖里冬天再卖。”公主岭怀德菜农李先生说。
今年刘福家种了2亩白菜,收获了1.8万斤,现在地里还有六七千斤。“卖不出去怎么办?”面对记者的问题,刘福似乎早有打算,“每斤0.15元卖给酸菜厂,再便宜也不能烂在地里。”
而对于明年是否继续种秋菜,他却很迷茫。“种白菜需要经常浇水施肥,不如种玉米省心,而且卖秋菜20多天,加上人工、运输费用,多赚不了几个钱。”
C 现象
小品种秋菜“抢风头”
“现在大家购买秋菜都喜欢选点新鲜样的,所以单一地再卖传统的‘老三样’也挣不了太多钱。”昨日,记者在繁荣路秋菜销售点看到,不少菜农地里除了种植白菜、土豆、大葱等“老三样”,更愿意种植苤蓝、胡萝卜、雪里蕻、洋葱、地瓜等“非主流”小品种秋菜。而根据记者对社区居民的调查也可以了解到,居民对于秋菜的需求也确实呈现多元化。市郊农民正是根据这种市场需求,在逐渐尝试改变种植结构,避免品种单一造成“丰产不丰收”。
在新疆街秋菜销售点,40多岁的李女士买了两大捆雪里蕻、40斤萝卜和一编织袋苤蓝,还有的市民在购买白菜渍酸菜的同时,还分别购买了30斤辣椒和苤蓝。李女士介绍,今年她买了40斤大葱、50斤白菜花了40元钱,可两大捆雪里蕻、40斤萝卜和一编织袋苤蓝等小品种秋菜却花了35元,几乎已经占到消费一半。
此外,记者发现一些包心白菜和牡丹江土豆等的价格高于市场价一倍,却很受欢迎。
D 改变
买秋菜储存不如现吃现买
随着渍酸菜的人越来越少,购买秋菜的数量也呈逐年递减趋势,特别是白菜,一些市民只买十几棵甚至几棵。
“其实现在秋菜价格便宜,今年只花了不到一百元,主要是没有地方储存。”周长海只买了16棵白菜渍酸菜,准备吃到春节前。“去年秋菜买了不少,不是烂了就是干了,再不就是发芽了,剥来剥去没剩多少。”采访中,周长海的话代表了大多数市民消费习惯的变化。
市民张女士认为,“像大白菜秋天外面卖三四毛钱一斤,超市里卖五毛。土豆卖六七毛,超市也差不多是这个价,算算根本就没差啥。与其大量地储存秋菜,还不如现吃现买,这样既可以吃到新鲜的菜,还不会浪费。”
■建议
靠“深加工”拓宽销售渠道
近几年,长春市秋菜市场上蔬菜的品种越来越多,市民对于购买秋菜的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秋菜越来越供大于求。根据长春市农委的统计,长春市秋菜总产预计29亿公斤,与2015年相比增加7.7亿公斤,其中马铃薯、白菜产量都比去年有所增加。
采访中对于剩菜处理办法,部分菜农表示,退市不出城,游击售卖。有的赶在早市和农贸市场卖,有的打算向饭店、学校食堂推销,还有的准备窖藏,冬季再销售,但这也只能暂时解决滞销问题。
由于长春市附近的蔬菜种植户大多都是分散种植,菜农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蔬菜进入市场销售存在一定的风险。
长春市农委相关工作人员建议,菜农可以组成蔬菜合作社,尝试与超市进行秋菜农超对接,将秋菜引进超市,直采直供,签订协议;增加新品种种植,增加蔬菜附加值,提高销售收入。此外,农民应大力度发展秋菜“深加工”,鼓励乡镇企业对当地蔬菜进行就地加工,如腌渍酸菜、加工咸菜等,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新文化记者 李德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