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上下总动员 助推服务业跨越发展

13.02.2016  23:25

记者 杨华

回眸“十二五”,我省着力做好“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两篇大文章,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现象大有改观,精彩纷呈的“大吉剧”正在拉开帷幕。

在这部“大吉剧”中,服务业正由名不见经传的“配角”冉冉升起为新主角。虽然数据是抽象而枯燥的,但它最能体现发展的进度:

去年,我省接待游客总人数14130.90万人次,同比增长16.39%,实现旅游总收入2315.17亿元,同比增长25.36%。毫无疑问,旅游业作为全省所有行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已然成为我省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到去年末,全省金融业资产规模32300亿元,年均增长19.70%;银行业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580.49 亿元,年均增长14.85%。这是历史性的突破,金融业已当仁不让地成为拉动吉林经济蓬勃发展的巨大引擎;

自2014年初我省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战略合作以来,全省电商交易总额突破2600亿元,同比增长40%,由此引发出我省县域电商正在出现由点向面、由单向多、由量向质、由买向卖“四大转变”。

……所有这些可圈可点的精彩亮点集结在一起,使得服务业这个“大吉剧”的新主角日益星光璀璨。

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自有其内在规律和历史遵循。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这一宏观政策利好为我省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而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必将极大地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加速融合,从而为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需求。此外,长吉图战略和“三化统筹”更是为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创造了新空间。

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机遇,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推动提速升级,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指示精神。随后,2011年4月6日,省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吉林省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2011-2015年)》,并配套出台了《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由此,全省上下吹响了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集结号。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突出发展具有吉林特色的产业,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培育新型业态,运用集聚模式,滚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一批知名品牌,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这是“十二五”我省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2012年,省政府再次印发了《加快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32条颇具含金量的服务业发展“新政”横空出世。随后,工信、商务、人社、国土、民政、住建等部门针对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分别围绕促进软件业、服务外包、文化产业、旅游业、家庭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支持政策。

与此同时,各地区也都把服务业跨越发展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强力组织推动。长春、吉林作为全省经济重镇,在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方面自然是首当其冲。其中,长春提出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推动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增长格局;吉林把服务业相关目标和项目建设列入全市“五项攻坚”立功竞赛活动之中,并纳入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绩效考评内容。

此外,延边、通化、辽源等地也都起草了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和具体办法。松原更是与县(区)政府签订了年度服务业增加值目标责任书,主管市长、各县(区)常务副县(区)长成为第一责任人。

正是在这种全省上下总动员和强力推动下,我省现代服务业体系的“骨架”在“十二五”期间得以初步搭建起来,总量跃升、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据统计,去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340.77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二产增速2.7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1.8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超过二产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4%,比2014年提高1.2个百分点,比2010年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7%,比2014年提高8.1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15.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