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成功的采访

07.01.2015  12:15

      采访王立春可真不容易,打过多少次电话,他一拖再拖,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了,至今也没有一次像样的采访。

      王立春是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栽培岗位科学家、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家组成员、农业部科技入户吉林省玉米首席专家,2014年11月,他又荣获“第5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不过,记者要采访他却不是因为他那些响亮的名头,而是因为前不久的一次下基层活动。

      2014年秋天,在桦甸市金沙乡的玉米地里,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测产专家组的专家们经过实地测产验收宣布,该百亩连片全程机械化玉米超高产田平均亩产达董杰 1216.6公斤,创造了雨养条件下全国春玉米超高产新纪录。王立春就是这个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的主持者。“下一步,我们准备进一步简化种植操作规程,使种植技术走向生产,让更多农民受益。”面对众多媒体记者的话筒与镜头,王立春只说了简短的几句话。对于记者想进一步采访的要求,王立春只留下一张名片,便又忙碌在田间。

      返程后的日子里,记者一遍遍地拨通王立春的电话,一遍遍地被婉拒,理由只有一个——“”。前不久,或许是被记者的执着打动,王立春终于同意接受采访,却是让课题组的另一位成员王永军来介绍情况。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谁说都一样。

      没想到的是,在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里对王永军的采访,依然不顺利。王永军努力用通俗的语言向记者讲解着关键技术时,却被王立春一遍遍地闯进来打断。“今年的测产数据,要马上给部里传一份。”“下午研讨会要用到的几个表格,给我一份。”“有几个数据,咱们需要核实一下。”语速快、语句短、脚步匆匆,这是记者去农科院采访时对王立春的全部印象。

      不甘心的记者再次拨通王立春的电话,只问一个问题:“每天如此忙碌,您的科研梦想是什么?”王立春朴实地回答:“没有什么梦想,我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只想一步步把它做好。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

      深入基层做科研、主持科研课题、参与科技交流和科学研讨会、引导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实验室、玉米地、会议室、报告厅……这是王立春生活的主线。记者恍然间明白,科技梦承载着致富梦,或许王立春已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了千万农民的小康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