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有群爱飞的人 玩逗伞爱飞翔还有人能造飞机
“兔子”乘坐动力伞在南湖上空飞行
一名伞友在做起飞前的准备活动
动力伞飞上天,引来市民观看 本组图片 新文化记者 蒋盛松 摄
核心提示:长春有一群会“飞”的人。他们的肩上都被插上了“翅膀”,往返天地间,自由徜徉。他们是一群飞行爱好者,他们肩抗动力伞,身背滑翔翼,征服蓝天,看到了我们不常见的城市模样,触摸到了我们不曾触到的高度。
长春有一群会“飞”的人。他们的肩上都被插上了“翅膀”,往返天地间,自由徜徉。
他们是一群飞行爱好者,他们肩抗动力伞,身背滑翔翼,征服蓝天,看到了我们不常见的城市模样,触摸到了我们不曾触到的高度。
“逗伞”
把伞拽起来 练习控制伞面
2月1日下午,南湖来了几位冰面上的来客,他们扛着几个大背包,一步步朝着湖面深处走去。到了理想的位置,他们翻出包里的东西,铺展开来,竟然是一面巨大的滑翔伞。伞的主人叫杨世军,今年44岁,接触滑翔伞两年多。
一旁的“九哥”正帮着同行的“小关”整理伞面,杨世军说,这些朋友都是因为热爱飞行而聚在一起的,圈内叫“伞友”。“长春的飞行圈大约三四十人”,杨世军的网名叫“兔子”。
滑翔伞分为有动力和无动力。其中无动力滑翔伞要从山坡或高处起飞;动力滑翔伞也叫动力伞,有动力装置,可以平地起飞,“兔子”飞的就是动力伞。
冰面上的风稍大了一些,兔子身后突然“呼”的一声,腾起了一面紫色的大伞,之前干瘪的伞面瞬间被灌满。伞面约10米长,4米宽,伞绳200多根,平均长8米左右。只见“九哥”双手拽着伞绳,将腿向下弓,身体倾斜了一个角度,控制着伞面的舒张,随时调着脚下的步子。
“兔子”说,“九哥”是在“逗伞”,“就是在陆地上把伞拽起来,迎风跑,不掉伞,练习控制伞面。”“逗”是取一个谐音,但之所以不用“斗”,是因为“人是斗不过风,斗不过伞的。”
飞翔
一个爱飞的恐高症“患者”
“兔子”说,他两年前接触航模,了解了一些基本原理后,便研究动力伞,打算“动真格”的飞一飞。最搞笑的是,他还是个恐高症晚期“患者”,“极度恐高,只要站得高一点,双腿就哆嗦。”他还记得第一次飞,是硬着头皮上的。
初学动力伞,他迟迟不敢开始,但想到朋友们都说,他是“飞行员的儿子”,不飞怕给父亲丢脸。最后,他闭着眼睛飞了起来。双脚离地腾空的那一刻,发动机的震颤在地面造成的颠簸一扫而空,耳麦把螺旋桨的噪声隔离,他睁开眼,发现眼前的一切随着飞行的节奏,变得如水般流淌。身体被牢牢固定在座椅上,高度似乎变得不那么可怕了,他开始享受空中的惬意了。在空中兜了几圈降落了,他是趴着降落的。大伙叫他起来。他说:“让我趴会儿,地上太舒服了。”
“兔子”和“九哥”是在伞友群里认识的。“九哥”也是动力伞的铁粉,经常组织大家去市郊飞行。
因为天气原因,飞行泡汤是常有的事情,“但大伙在一起,聊天、乱侃也是一种放松。”“九哥”说。
造飞机
第一次试飞成功飞了10多分钟
据了解,“兔子”当天飞的动力伞价值4万元左右。“飞行要经过训练,而且还要有中国航协颁发的《动力伞飞行员运动证书》才可以飞。”他说。
事实上,“兔子”不仅爱飞会飞,他还会造飞机。他说,自己不是长春第一个造飞机的人,但却是第一个试飞成功的人。他造的是一架超轻型飞机,以父亲的名字命名———“金海一号”。
“兔子”的父亲是一名老飞行员,飞行了29年,2011年,老人79岁时因疾病去世,因此,他有了造飞机纪念父亲的想法。“其实我爱好飞行,都是因为受父亲影响。”这架飞机他用了1年时间,花费近10万元,经历了无数次调试,2014年4月打造成功。
飞机翼展9.5米,长5米,高2.7米,重110多公斤,设计的最高时速120公里,巡航时速80公里,关键部件用的都是进口材料,油加满能飞两个小时。
根据我国民航适航标准规定,116公斤以下的轻型飞机可以不用国家批准试航,就可以起飞,飞行时驾驶员可以没有飞行驾照。但试飞前,他还是向空管部门打了报告,提出试飞申请并获得批准。
试飞的那个早晨,出门前,妻子跟他说了句话:“把我的号码告诉你现场的朋友们,有事儿……让他们打电话。”听了这句话,“兔子”心里不是滋味。对于飞行,妻子一直支持他。“亲手造的飞机,安全问题不敢有一丝马虎,要保证绝对安全,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他说。
试飞成功了,当天他绕着机场飞了10多分钟。到目前为止,他已飞了4次,累积飞行时间一个小时。
目前,他在造另一架飞机,“这次是设计双人座。”他在市郊有个工作间,飞机就是在那里造出来的。
糗事
天上的经历比段子还有趣
飞行中,常会遇到趣事险情,若是心脏不够强大,情绪不够淡定,还真不容易“hold”住。以下内容,绝对不是出自“段子”,而是飞友、伞友的真人秀:
实在憋不住了
有位伞友姓张,几年前,他去河南玩滑翔伞。上天之前喝了一肚子水,结果飞起来之后,就想方便了。纠结了老长时间,可一时下不去,实在憋不住了,还是解决了吧。方便之后,他发现自己忽略了一点,滑翔伞是靠上升气流在空中飞行的,结果就是气流把那点私货全带上来了,惯性加气流,一点没浪费,自产自销,全都浇自己身上了。
以后飞,再也不敢喝水了。
首飞就跨省了
老张说,他认识一个伞友,60多岁了。几年前开始接触滑翔伞,胆子很大。上了一些训练课,就扛着伞上山飞了。一切准备就绪,老哥双腿一跃,从山上顺利起飞。结果,就下不来了。当时起飞的地点是近四平区域,老大哥本计划飞几公里就下降,结果遇到了气流,加之本身经验不足,不知如何下落了。于是便一直随着伞往前飞着,经历了不知多少个起起落落,他终于抓住机会着陆了。四周一片陌生,找人一问,都到沈阳郊区了。身上一分钱没带,赶紧找电话联系朋友去救他。
“其实玩滑翔伞有时也是有危险的。有个长春的伞友,飞滑翔伞,也遇到气流了,飞了60多公里,下来的时候都吓傻了,说有一段遇到大雾,低头只能看到自己脚,伞都看不到了。”“九哥”说。(新文化记者 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