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新能源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21.11.2015  20:28

近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积极在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准确把握白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吉林省西部重要能源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优化能源结构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围绕强基础、增后劲,立足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突出风电的开发利用、光电的梯度跟进、生物质能的综合开发,能源装备制造业的配套完善,全力推进清洁能源及富余电力的就地消纳,能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能源基地加速崛起,成效彰显。

白城市是吉林省风电、光电发展最具潜力地区,也是吉林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市风电装机293.5万千瓦,光电装机5.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万千瓦。能源产业产值占全市GDP的12%,已成为白城市的支柱产业。白城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风电清洁供暖、“风火打捆”直供电等试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效率,被国家能源局列为全国风电本地消纳综合示范区、新能源示范市。

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白城可开发风电面积6865平方公里,可开发装机容量2280万千瓦,年可发电478.8亿千瓦时,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价值。白城市风电开发起步较早,创造了多个风电发展史上全国第一。1999年,白城域内首个风电场在通榆县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当时东北地区第一个规模较大的风力发电场,拉开了吉林省风电发展的序幕,成为继新疆、内蒙古等地之后的又一风力发电新兴省份;2005年建成的华能洮北青山风电场是全国第一个一次性并网5万千瓦的风电场;通榆团结风电场是全国第一批风电特许权招标的项目;洮南向阳风电场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并规划建设的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洮南“弃风”供暖项目是全国第一个清洁能源供暖试点项目,等等。目前,已有华能、大唐、国电、中电投、华电等17户等国内外知名的电力龙头企业在白城市投资开发风电。截至2014年末,白城市风电并网装机293.5万千瓦,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以上。

太阳能发电产业方兴未艾。白城市在全国属太阳能光照二类地区。统计资料表明,全市近10年日照时间均达2900小时以上。同时地势平坦,具有建设太阳能电站的有利地形。根据白城市资源分布概况和各区域可利用土地面积估算,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场面积约6700平方公里,可以满足光伏和光热电站装机容量约可达到1675万千瓦,年有效运行时间可达1500小时。目前全市光电装机容量5.3万千瓦。分别是:洮南全晟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引嫩入白0.3万千瓦光伏提水项目。洮南金匮1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今年白城市又向国家争取到20万千瓦光伏扶贫项目指标,目前项目已报至国家能源局,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生物质能发电产业良好开端。白城全市各种农作物秸秆产量约660万吨。除部分用作饲料外,每年约有490万吨可用于生物质发电(可用于为风电、太阳能发电调峰)、发展沼气等。目前,镇赉众合3万千瓦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已于2012年末投产,年供热面积可达200万平方米,年可发电1.6亿千瓦时。通榆禾佳0.2万千瓦稻壳气化发电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正在建设中。

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白城市各县(市、区)都把延伸风电产业链条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招商引资,全市已有西班牙歌美飒、华锐风电、三一风电、华仪风电、中材科技等13户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白城建厂,风电装备制造业已成为白城市工业发展新的增长亮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全部投产后,年产风机能力达到317.5万千瓦,年产风机塔筒能力达到1550个,风机叶片年产能力达到3000套。

在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上,白城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风电本地消纳综合示范区和新能源示范市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2012年,白城市乃至吉林省出现较为严重的风电弃风现象,为破解这一难题,国家能源局提出在白城市建立风电本地消纳综合示范区,将白城市作为全国唯一风电本地消纳示范试点城市,探索风电本地消纳新的途径和管理机制,进行更深层次的机制体制创新。白城市开展“风火联动”直供电试点、风电清洁供暖、田间电网改造、发展云计算等现代高载能产业、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等工作,全力打造低用电成本的政策洼地,发挥白城市电力富足、清洁能源占比高的优势,提高白城市风电本地消纳能力。力争到2025年,白城市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30%,基本解决弃风(光)问题。

2011年,国家能源局提出要开展风电清洁供暖示范,并将项目地址选在风资源丰富且外输网架结构相对薄弱的白城地区,让风能转化成热能,增强风电消纳能力及电网调峰能力。当年,我省第一家风电清洁供暖示范项目现身洮南。通过四个供暖期的实际运行证明:此项目利用弃风电量为16.3万平方米住宅小区供暖,年利用弃风电量2700万千瓦时,年可节约900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