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八百里“旱海”变“瀚海”——代表委员热议西部生态经济区

01.02.2016  09:32

      吉林西部发展的短板在“生态”,优势也在“生态”。

      曾几何时,吉林西部遍地流沙滚,草木不得生。如今这里,鹤飞羊欢生态美,如画美景惹人醉。这几天,我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将视角聚焦我省西部生态经济区,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

      河湖连通激活生态之水

      水,是吉林西部多年来苦苦不得其解,又不得不解的难题。河湖连通工程,让西部水丰草绿不再是梦想。

      说到让吉林西部“水至绿来、一通百通”的河湖连通工程,白城团庞庆波代表认为,河湖连通工程不仅给西部居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改善,也有力促进了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相信通过‘海绵城市’、‘河湖连通’等工程建设,白城生态经济区建设会越来越好。

      四平团的李强代表来自与白城市相距300多公里的双辽市,同样的干旱,让李强代表倍加关注河湖连通工程。“因为河湖连通工程,白城市的小气候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去年白城市河湖连通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降雨量显著增加,旱情较附近区域明显缓解。双辽市、辽河垦区部分乡镇和白城市一样,都是我省重点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和白城市同属一个区域,具备河湖连通的自然和工程条件。”李强代表希望双辽市、辽河垦区也能立项建设河湖连通工程,增加湿地面积,加大双辽市规模性蓄水设施储水量,改善地下水资源环境,使双辽市和辽河垦区能够真正实现“留住天上水,拦住过境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的目标。

      “做好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重大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伟大事业。”翟喜林委员也始终关注着西部生态经济区“水的问题”,他认为,要把河湖连通工程与生态环境治理、旅游产业发展、水产业等相关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河湖连通工程的效益。他建议,根据当前西部的特点和优势,打造生态环境,培育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反哺生态建设,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才能既“”又“绿

      “绿起来,富起来。”栾胜宽委员用这几个字概括了我省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方向。去年6月,栾胜宽委员跟随省政协调研组前往白城、松原等地,就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他认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要有机结合,全力探索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要树立生态建设优先观念,要增加绿量,清理回收林地。

      “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西部又好又快地再发展。”同样参与了省政协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调研的贾涛委员,谈到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要坚持‘保护、修复、建设、发展’八字方针,从实际出发,从客观规律出发来发展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

      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区,资金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如何确保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资金投入,冯堤委员认为,应该在投资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尝试采取吸引社会资本、加强银行融资、转变经营方式等办法,用更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也应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引进人才,以先进人才、先进理念指导推动工作。“立足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西部生态经济区一定会越来越美!

      群策群力勾画西部美景

      “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突出、社会和谐幸福的西部生态经济区正在崛起。”代表委员们感慨的同时,更为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献计献力。

      柳祥代表认为,在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遇,加快建设速度,提升利用效率,尽快产生效益。同时,要提高认识,围绕促进经济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出一批项目,让环境改善、生态培育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始终关注着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李晓峰委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他认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加快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对西部地区来说,不仅要保护好西部生态环境,还要构造好全省乃至东北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李晓峰委员建议,要充分认识吉林西部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加大生态建设支持力度,打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让吉林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居环境更优美。

      生态兴,百业兴。让生态经济托起西部发展的梦想,让八百里瀚海渲染出最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