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提升”推进朝阳区特殊教育工作发展

13.10.2015  11:40

  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将特教发展纳入教育重点工作规划,将2011年、2012年作为朝阳区“特殊教育发展年”,先后出台了《朝阳区特殊教育发展规划》、《朝阳区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4—2016)》。目前,第一个“三年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一是提升师资力量。为进一步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加强特殊教育教学管理,特殊教育学校把建设专业化的特教师资队伍作为基础性工程,针对医教结合促进特教发展这一主题对教师开展培训。三年来分别邀请医学、特教、科研等领域的专家,通过授课、听课、点评、咨询等形式,就医教结合的内容、途径、方法、课堂教学、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实证研究等方面的指导,全员培训达到200多人次。教育局于2014年成立“任伟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使教育研究工作更加科学化,体系化,为朝阳特教向深层次、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提升科研水平。在朝阳区区域课题“学科生命教育”研究的引领下,特殊教育学校本着“边研边教”、“以研促教”的思路,积极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课题研究。三年来,子课题《医教结合促进生命教育多极化发展研究》已顺利结题,多项教师小课题研究获优秀成果奖,研究成果积极推广和转化,有效提升了特教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提升康复效果。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探索“普特双规”和“医教结合”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康复奠定基础。在实践中,学校逐步构建适合唐氏、语言障碍、因生理发展迟缓导致心理发育迟缓的和因疾病导致残疾的适龄儿童需要的课程体系,同时研究与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开发特殊儿童的潜能,将教育与康复有机结合,提升康复效果。尤其是6名唐氏儿童,“医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这些孩子上午在班级上课,下午教师和学生“1对1”进行康复训练,每周至少一次的康复课程起到了明显效果。部分特殊儿童经过个训和专业训练后,已进入普通小学或初中进行随班就读,同时,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每天可以到特殊教育学校或辅读班做专业个训。
  四是提升服务质量。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推行“送教上门”服务,服务对象为具有朝阳区户籍,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目前,学校、家庭、民政、残联、社区等部门“无缝对接”,形成合力,提升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的质量。特殊教育学校要求每个服务对象每学期“送教上门”不少于30次,每次2课时,每学期不少60个课时。至今,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为11名残障儿童累计上门送教达千余课时,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

 

作者:李春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