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弟子安紫波与纪实节目《江城往事》

25.12.2015  15:21

近一段时间,一档大型文化纪实栏目《天地长白》的特别节目《江城往事》引起很大反响。《天地长白》系列纪录片,是吉林电视台在2014年强势推出的一档精品栏目,该纪录片旨在将长白山文化,吉林文化,乃至关东文化推向全国,传承久远。

   醉心评书扬江城美名

  ——单田芳亲传弟子安紫波与文化纪实节目《江城往事

  陈明威

安紫波与他的师父单田芳

  近一段时间,一档大型文化纪实栏目《天地长白》的特别节目《江城往事》引起很大反响。

  《天地长白》系列纪录片,是吉林电视台在2014年强势推出的一档精品栏目,该纪录片旨在将长白山文化,吉林文化,乃至关东文化推向全国,传承久远。

  打开时光之门,是瑰丽神奇的故事;探寻古城足印,是珍贵的文化记忆。

  再现吉林市历史的《江城往事》之第一集《“北山”地名的由来》一经播出,便赢得众多点赞。

  吉林北山,原名“九龙山”,是一座融佛、道、儒、俗等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全国著名寺庙园林风景区。那么,北山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它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在它繁华的文化背后,却隐藏着一条让清朝皇帝耿耿于怀、修史者笔下处处回避的“龙脉”,这究竟是怎样一桩历史悬疑往事?且听评书为您分解!

  评书人的标配:一张方桌,一块红色醒木,一把扇子。凭借这些道具为您分解的,是一位相貌魁伟的说书人。在他的精彩演绎下,听众撩开历史的面纱,逐一破解心中的谜团,一步步看清了北山的真实面目。

  评书人叫安紫波。当过炮兵,上过军校,在市委宣传部做过12年的宣传干部,因业余爱好步入艺术之门,一次机缘巧合拜评书艺术家单田芳为师,走上了评书艺术道路。

  如今的安紫波,工作,生活,访师,写史,著书,说评书,录节目,其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但他却淡然回答,唯此生活才别样充实,生命才别样精彩,也因此生命才别具意义。这也是他对给予自己厚望和支持的老师、亲朋好友最好的回报。还有,对这个城市文化传承的责任。

  一

  因为时空上的距离,安紫波真正和师父单田芳在一起学艺交流的时间只有四个月,但老师一言一行却对他接下来的艺术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人,想做成一件事,贵在坚持和勤奋,功到自然成。”“你熬了多少夜,掉了多少头发,付出了多少心血……功夫下没下到,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无须去问别人成功的秘诀。”五年之间,作为年岁不算轻、入门不算早、天资不算出众的学生,安紫波时刻铭记着师父单田芳的教诲,踏实用功,身后留下一串串坚实有力的足印。

  按师父单田芳的说法,小安是硬“”进曲艺门来的。不像其他的师兄弟,很多都是出自曲艺世家,或者刚开始出道就以曲艺为职业,有着二三十年的从艺经历。

  其实也不是完全的半路出家,安紫波是从一个业余模仿者起步的。最初只是喜欢,靠听收音机、看电视一遍遍模仿自悟,倒也学得像模像样,引得周围亲朋的赞叹声一片。但他并不以为然。他的志向似乎也并不仅限于亲友口中的“真有才”。

  也说不清是安紫波在等待机会,还是机会恰巧留给他。2010年8月28日,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田野芳华”第五届广播听众月活动。由于出色的表现,安紫波引起单老师的注意。两个月后,他意外地接到一个通知,受邀赴京参加北京电视台为单老76岁生日录制的特别节目“经典回眸”。缘分始自于此。安紫波一步步向这位国内知名的评书艺术家的身边走近,由此注定他在评书艺术道路上也越走越远。

  节目录制完成后,又过了两个月,在2010年12月28日上午9时,相见恨晚的师徒二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完成隆重的拜师仪式。参加仪式的有170人之多,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姜昆、孟凡贵作为安紫波的代师、保师和引师参加本次拜师仪式。仪式的合影被安紫波珍藏至今。

  返回吉林市后,安紫波没有四处宣扬京城拜师的事儿,静下来的他暗自琢磨的是,不能只是追求“单田芳徒弟”这个虚名,而是要学点真本事。

  2011年3月,他再赴京城,开启他的学艺之旅。

  第一次登门拜访时,他准备了一个三分钟的小段子说给老师听。谁承想,在家里反复练习的作品,却被师父指出了27处错误。晚上回到住处,安紫波拿着录音笔,按老师指导的方法,反复听,逐一将错误找出来,再一遍遍练习。等到睡觉时,已是凌晨一点多。

  就这样,认真倾听,仔细记录,课后用心整理,学习结束时,他竟整理出172页的学习笔记。单老看到笔记后很是欣慰,除了爱徒与日俱增的评书才艺外,这份笔记是他收到的最好礼物,不仅可以作为今后的“教材”使用,也将成为“单派”评书珍贵的研究资料之一。除此,安紫波还认真完成了一篇三千多字的学习心得送到师父面前。

  2014年,安紫波在沈阳老北市剧场正式登台开专场演出,演出效果很好。这是对他坚持苦学苦练评书技艺的阶段性展示和检验。

  二

  从拜师初始,师父单田芳先生便和安紫波反复强调一名从艺者人品的重要性。只有先写好自己的那个“”字,做个好人,方可领会艺术真谛。单老靠自己的言传身教,引领着安紫波这个新入门的弟子步入艺术之门。

  单老身体不好,上午打针,下午给安紫波上课。在此期间,单老推掉了许多商业活动和演出,而且学费也分文不收。“入了师门,便形同父子。”师父将其视若亲人倾囊相授的无私态度让安紫波感动。而师父年过七旬依旧勤奋,坚持每天学习的精神亦感染着弟子。

  演出或授课,无论规模大小,单老先生总是认真对待。受邀请到中国传媒大学上课时,他详细了解上课时间、内容、授课对象等等,而后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他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要把自己讲的东西,烂熟于心。说好评书也是一样道理,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私下多用功,做足功课,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学习,安紫波渐渐掌握了说好评书的“要领”。

  比如首先是具备“大将”风度,能做到有效掌控现场。早先年评书都是在茶社进行。评书讲究气定神闲,现场可以慢慢预热。现在评书多在电台、电视台或演出现场,这就要求说书者要及时做好现场的调整与掌控,选好参照对象。现场表演分冷场、热场。热场好说了,开口就说。要是冷场时,就要多进行一些铺垫,把现场的气氛调动起来,而后再进入正题。也就是要在“定场”诗上下工夫。还要注意如何上场、下场,如何把握观众情绪等等,都要掌握分寸,不能热脸贴凉板凳。也不能观众热情正高,一拍醒木给降下去了。这就要求说书人在实践中细心摸索。

  评书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中一株独具魅力的艺术奇葩,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更是当前中国主流文化繁荣发展中,其他艺术门类不可代替、不可复制的艺术形式之一。北京文艺台给评书总结了四句话:“满台风雷吼,全凭一张口;与君评古今,说尽情与愁。”在安紫波眼里,这既是评书让他欲罢不能的魅力所在,也是让他不知如何把握的关键问题。如何以一己之演出吸引观众眼球?如何让自己的表演牢牢抓住观众的心?如何让表演值得人们回味?

  师父以自己的方式破解弟子心中的难题,他给评书定位是“一人多角戏”,一个人就承着生旦净末丑等多种角色,承担起一台戏。这就要求评书艺术家多进入角色,以鲜活的人物语言、人物形象去表演、去刻画。比如师父点评他的一段《张作霖手黑》时,一句话说到要害:“人物没出来,差火候了,要好好下点工夫。张作霖一出场,身上就得有霸气。而你眼睛什么都没有,其他人物也是如此。”这让安紫波茅塞顿开,说书时自己要先进入到角色当中,“设身处地”方能让观众动容。人物角色是评书中的灵魂,支撑着整个故事好与坏。这就要求说书人在生活中多去观察、揣摩,多去模仿不同的人物形象。

  安紫波还从老师那里深刻领悟到博学的重要性。他在《与师学艺七日有感》中写道,评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说书者也得是一个“杂家”,是一个“杂货铺”。“观众要啥有啥。要火柴,有噢!要油盐米面,有噢!……”说书者平时要不断地吸收各种知识,兼容并包,日积月累,才会有效果。博学能为说好评书打下扎实的基础。

  还有,“要虚心,要真正虚下心来,不能光说不练”,单老反复强调评书艺人要有“虚心”,要克服“浮心”。现实社会中,浮躁之风盛行,干什么事情都追求速成,有时甚至不惜一再降低底线。怎不知老人们常讲:“三年胳膊四年腿,十年练成一张嘴。”这是人生哲理、艺术哲理的内涵所在。虽然隔行如隔山,但道理是相通的。去“”求“”。 去“”,是去浮躁之风;“”下来的,是谦卑之心。当一个人真正低下自己的头,弯下去自己的腰,落下自己的脚,得到的才是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成熟。

  三

  在从事多年宣传工作的安紫波看来,评书艺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应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学评书、说评书,要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才会有不竭的源泉和动力。给老百姓真正带来点乐趣,应该是说书人的最高境界和最大满足。

  基于这种想法,评书成为安紫波心中念念不忘的叙事载体。究竟用它去承载什么?怎样发挥评书这一艺术门类的传播效能?他一直在苦苦探寻。  2012年,因工作需要,他首次尝试以评书的形式讲述本城历史,也就是后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说龙潭山》。他白天正常工作,晚上整理文字内容、反复练习,利用休息日录制节目。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的觉是常事。但安紫波却因此有令自己欣喜的收获。不仅节目在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全频播出,而且他在冥冥中感觉似乎找到了一条自己期待中的评书讲述路径。

  “江城往事”系列评书故事是和安紫波心中潜藏的期待又一次激情碰撞的好题材,他似乎都看到那一刻迸发的火花。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节目还和他心中的一桩夙愿不谋而合。

  因工作关系,安紫波到南方推介吉林市时,发现很多人有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吉林市的文化不像南方那样丰厚。“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每个地方背后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只是没有更好地宣传和推介开来。”他那时就根据手中掌握的一些知识,编了一些有趣的“段子”,有机会就说上一段,效果格外的好,很受南方朋友的欢迎。何不借助一个平台,以评书的形式,把一些关于吉林市的历史串联起来,讲述这里的历史、人文、神话、传说,人们是不是更易于接受呢?

  巧合的是,吉林卫视《天地长白》节目组找到了他。应该说,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一个机缘和契机,也是一座城市的契机。借助这样一个栏目,用评书的形式讲述历史,为文化披上声音的外衣,让更多的人知晓和喜欢上这座城市。

  尽管拍摄忙碌而辛苦,安紫波依旧乐在其中。2015年按拍摄计划有序推进,共拍摄完成6集:“北山”地名的由来、北山庙会胜千山、“船厂”地名的由来、“龙潭山”地名的由来、“朱雀山”地名的由来、“蛟河”地名的由来。

  因为时间限制,每集最终需要的文字量只有六七千字,而安紫波在最初准备时,都做到翔实而充分,每集至少准备两三万字的文字量。仅对小白山,他就整理出了四万多字的文字材料。

  安紫波说,尽管很累,尽管录制完成的部分有不尽如人意、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但是,他对未来的“作品”充满信心。明年,他将尝试用评书来演绎东北珍贵的民间历史文化遗存——“满族说部”。(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