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佳人刘堃:接力生命的希望 让爱的力量蓬勃不息
刘堃因为自己的善举,获得了社会各界颁发的荣誉证书。图片由本人提供
造血干细胞移植,又称骨髓移植,是目前已知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医疗手段。但我国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的来源十分有限,主要依靠志愿者捐献。截止今年9月,捐献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已经在中国成功进行了五千一百四十五例,挽救了五千一百四十五个鲜活的生命。
35岁的北京女律师刘堃,以独特的方式走入了他们的行列,成为这五千多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之一,更成为北京律师界捐献干细胞的第一人。“不是惊天动地的事,挽救生命永远是最重要的。”完成干细胞捐献的她,已是云淡风轻。经过十二年的等待,她的坚持终于迎来了一个5岁白血病患儿生命的转机。
刘堃在献血中。图片由本人提供
十二年的坚持 热心等待终于挽救幼小生命
2015年5月份,在上海和丈夫团聚的刘堃,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您好,我们这里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听到这里,刘堃的心跳骤然加快,“您已经和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
放下电话,刘堃的心情是激动的。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对率只有十万分之一。“从来不敢想能够配对成功。”在中华骨髓库建立不到一年时,大学刚毕业的刘堃就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之后不论辗转何处,她总惦记着保留当年登记的联系方式,以便资料库第一时间联系到自己。没想到真的成为了现实。
平日里活泼开朗的刘堃。图片由本人提供
然而,复杂的问题接踵而至。35岁的刘堃,是一位北京的律师,专长于民商事诉讼领域。曾经供职商务部和北京贸促会的她七年前转行,正处律师事业上升的黄金时期。去年她刚跟丈夫相识并结婚,眼下又是要孩子的时候,但此时资料库的医生明确告诉她,造血干细胞捐献要面临半年到一年内不能生育的医学风险。
捐献干细胞,可以挽救一个小生命,虽然对身体没有太大影响,但自己的生活计划就会被打乱、期盼孩子的家人可能不高兴;不捐献,自己毫无损失,但一个幼小的生命可能会因此凋零。她主动和丈夫商量,惊喜的是丈夫对这件事非常支持。“让我感到自己确实找对了人。”她笑着说。
“捐!”丈夫的支持让她下定了决心。但生性孝顺的刘堃仍然怕在外地的亲人担心,决定暂时瞒着他们捐献造血干细胞。9月16日和17日,在两天六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刘堃在空军总医院循环过滤共计16000多毫升血液,捐献了自己数百毫升造血干细胞。现在,干细胞已经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来自河北石家庄的5岁孩子。这个小生命因刘堃十二年的坚持,重新焕发了光彩,看到了生命的无限曙光。
我的事微不足道 挽救生命是最重要的
在进行捐献之前,刘堃没打算告诉丈夫以外的人。但是因为要进行工作交接,她私下告诉了一位女同事,这位女同事来医院看望她的时候,顺手拍了一张照片传到了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群里。就是这张照片,让刘堃在律师圈子里彻底“火”了一把。照片不断被转发到各个微信群、朋友圈和微博,收获了“点赞一片”,相关微博不到两天就已经获得了27万的阅读量。
一石激起千层浪,得知刘堃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男童的事情后,市司法局、市律协和她所在的事务所的领导也专程看望,让她受宠若惊。“之前没想过会传得这么广,其实我的事真的很微不足道。”采访中,她总是这样说,露出羞涩的微笑。
生者为大 若需要我会再献一次
成功救助这位身患白血病的5岁男童后,刘堃从未想过回报。“骨髓库和医院没安排我们见面,怕给人家孩子压力,再说我们捐献干细胞也不图什么。”刘堃告诉记者,不和孩子见面是骨髓库方面的考虑,至于她,只关心自己的骨髓是否帮助到了孩子,能否让孩子重新得到生活的希望。从死神手里把孩子的生命挽救回来,这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生活中些许的影响压根不算什么。她更无法理解一些人登记捐献后反悔,“有的志愿者看到被救助的人是个老人,可能就不愿意捐献了。但是或大或小,总归是一个生命,生命为大。”十二年前的刘堃觉得这一切都再自然不过,现在的她依然不改初衷。
救助他人已经不是刘堃的第一次,她在采访中还回忆起了自己的第一次献血的经历。“我们上大学那会都献血,动员起来的每个人都很积极。大三那时在学校的大礼堂后面的采血室,每个院系排队献血,每个人献了200cc。现在可能血液没有那个时候紧缺,献血的人也少。”刘堃说。“但一旦有需要,比如地震的时候,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撸袖子上阵。我想这种奉献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炎黄子孙的内心中。如果还需要我捐献干细胞,我不会犹豫再献一次。”
在她的事迹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律师加入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来。这些正义使者将和刘堃一道,接力传递生命的希望。
记者手记
一谈到奉献的群体,似乎总是离不开军人、农民、工人、教师等,但刘堃的职业特别却又普通。说到普通,她是我们身边一名普通白领;不普通,她是秉持道义的律师,一手执律师的道义,另一手是奉献的爱心。真的希望这个社会能少些面目惨白丰乳肥臀的所谓的“女神”,而应该多一些手执爱心无私奉献的青春榜样,她们才应该是我们这一时代追宠的明星。(中国青年网记者 纪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