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三论全力推动农村改革

31.08.2016  14:32

      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要看农民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能不能持续鼓起来。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农民增收这项“三农”中心工作,千方百计开拓增收新途径、新渠道,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然而,面对实现“小康”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全省农村改革座谈会,针对我省实际情况,就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提出一系列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改革措施,对我省下一步农民增收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促进农民增收,要发挥农业本身的优势,激活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民以农为本,就我省而言,经营性收入还是我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在农田、在粮食。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调动农业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来自于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规律,科学布局,从种植结构调整中要效益、要增收。要以破解“玉米问题”为重点,帮助农民找市场、签订单、送技术、给支持;要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庭院蔬菜、庭院特产、畜牧养殖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要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豆米牌,着力促进区域布局、种养结构和产品机构的调整和优化,让农民得到更多收益。

      促进农民增收,要从全产业链着眼,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寻找助力。“农村是个筐,一二三产里面装”,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最大限度把农民手中的资产资源盘活用好,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努力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篇“大文章”,着力培育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群的带动、辐射作用。要积极促进农村地区餐饮、旅游、宾馆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开辟更宽广的创收渠道,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

      促进农民增收,要强调以人为本,从促进就业创业、精准扶贫中寻找抓手。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人,重点是人。对于有条件的农民兄弟,要研究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及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针对特困人群,要强化“精准扶贫”意识,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为贫困人口提供可持续、有保障的收入来源,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而老乡生活得好不好,收入是重要标尺。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是我们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