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交警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德惠交警大队岔路口中队成立以来,积极探索交通社会化管理,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交警牵头、各村屯和单位参与的交通管理网络架构,形成了社会化管理交通的新局面。4月13日,岔路口镇交通安全委员会召开会议,部署近期交通安全预防工作,分管交通安全的副镇长刘洋、岔路口中队长张广利分别在会议上做了讲话。各站所、村委会、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岔路口镇是我市东部的重要市镇。人口7.5万人,机动车保有量1.2万台,机动车驾驶员0.9万人。伴随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实行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是做好农村交通安全的重要途径。在中队的积极努力下,岔路口镇成立了以常务副镇长刘洋为主任、以交警、派出所、镇交通助理、农机站领导为副主任、以各村委会、单位负责人为委员的交通安全委员会。制定下发了《岔路口镇交通安全委员会关于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方案》。
在会议上,明确了成员单位的职责,建立了责任倒查工作机制。会议就当前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开展春季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二是加强对国省道路,县乡道路危险路段的管控。主要工作措施是:加大公路通行秩序的整治力度、加大科技防控体系的应用力度。加大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媒体交通安全宣传和交通安全问题“曝光”、对重点驾驶人群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安全提示。
会议下达了9项近期工作任务。
一是由镇政府 公安交警中队负责,开展春季道路安全大检查。以省道、县道为重点,对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等危险和隐患路段进行认真排查,在事故多发路段增设安全防护措施,不能立即进行整改的危险路段,设立危险警示牌,确保通行秩序顺畅。
二是由交通运输(或助理)部门、工商、质监、安监、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开展机动车安全隐患大检查。对机动车销售、改装、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进行排查清理,重点排查大中型客车、重中型货车、农村面包车、校车、危险品运输车五类车辆,加强对客运企业卫星定位装置安装和使用,落实客运企业监控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车辆的处罚力度。
三是由交通运输(或助理)部门、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开展客货运输企业及车辆驾驶员的清理整顿。要严把客运市场准入关、客运车辆技术状况关、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公安交警部门要对客货车辆和驾驶人的审验情况再次集中清理,确保车辆和驾驶员的审验率达到95%以上运输企业,以及其他有客、货车的企业应当加强所属车辆的自检自纠工作。
四是由镇政府 、学校(幼儿园)、公安交警部门负责,规范接送学生车辆管理。要加强扶持农村学生交通服务的政策和办法,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中小学专用校车,并严格校车驾驶人和随车人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并指导公交客运班线延伸服务,利用公交车开设接送学生上下学班线。要定期检查农村中小学及幼儿园自有校车和承租用于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运行情况,落实日常监管责任人,建立健全基础台账,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加强对黑校车的整治。
五是由:镇政府、村委会、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完善农村交通安全保障机制。要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纳入经费预算,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抓好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
六是由镇政府、村委会、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强化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结合春季天气回暖,营运货车、摩托车活动频繁的特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强化学校、运输企业和其他有车企业以及村委会的自我宣传教育,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要紧扣拒绝农村“三无”(驾驶无牌车辆、无证驾驶这辆、无营运资质拉客)行为,运输行业坚决抵制“三超一疲劳”(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的强大宣传声势。
七是由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加强国省干道、县乡公路的路面交通管控。要针对无证驾车、假牌假证、无牌无证、超载、超速、酒驾、毒驾等突出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准确研判违法行为发生的重点时段、重点地域、重点人员、重点车型,合理部署警力,进行全面打击。因地制宜的打击货车野蛮驾驶、拖拉机违法载人以及农用车和农村面包车、二轮摩托车违法行为。
八是由镇政府、农业(农机)管理部门、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加强农村大中型拖拉机等农田作业车的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大中型拖拉机的注册登记和驾驶员考验工作,加强对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做到牌证齐全,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加强对大中型拖拉机路面交通违法的查处工作。
九是由交通运输(或助理)部门、安监、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强化对交通事故的处置工作。要快速处置交通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第一时间救治。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依法处理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企业承担主体责任,部门承担监管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