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告诉
吉林长春
新闻
RSS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上海
  • 云南
  • 内蒙古
  • 北京
  • 台湾
  • 吉林
  • 四川
  • 天津
  • 宁夏
  • 安徽
  • 山东
  • 山西
  • 广东
  • 广西
  • 新疆
  • 江苏
  • 江西
  • 河北
  • 河南
  • 浙江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澳门
  • 甘肃
  • 福建
  • 西藏
  • 贵州
  • 辽宁
  • 重庆
  • 陕西
  • 青海
  • 香港
  • 黑龙江
  • 新闻集锦
  • 档案
  • 资料
  • 事故
  • 体育
  • 文化
  • 教育
  • 宗教
  • 时政
  • 经济
  • 生态
  • 健康
  • 运输业
  • 社会
  • 政府
  • 安全
  • 城市
  • 省级
  • 工业
  • 房地产
  • 人物
  • 专稿

人间几风雨

长春七旬老人写长篇小说 要做“硬版”琼瑶 - 长春新文化网

长春七旬老人写长篇小说 要做“硬版”琼瑶

因为健康原因不能长时间伏案写作, 长春新文化网
因为健康原因不能长时间伏案写作,王玉清的作品多是躺着完成的 新文化记者 张英男 摄           读者张先生打来电话说,他的同学王玉清年届古稀,退休之后坚持写长篇小说,写的书都是积极乐观的。“看看人家退休后的那个精神头,真是让人佩服,是我们这些老人的榜样。”张先生说。   春节前的一天,王玉清和老伴儿张琪就张罗着中午去长春南湖公园里遛弯。家中唯一的儿子定居在澳大利亚,平日里家里很肃静。知道新文化记者要去家里,两位老人特别高兴。“最喜欢你们这些年轻人了,看着就觉得亲。”王玉清看见新文化记者时说。 退休 也要积极地找事儿干   两位老人的家在红旗街邮局附近,张琪特意下楼来接的记者,顺道还买了两瓶矿泉水。王玉清老人站在楼门口等,她今年70岁,老伴儿71岁,两位老人热情、开朗,说话的声音大,笑起来的声音也大。   王玉清退休前在吉林大学负责学生工作。张琪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退休前在长春市一零八学校工作。2001年,王玉清正式退休。最初退休的时候,王玉清心里很不是滋味,一退休,感觉生活的重心都没有了。   “我就特别积极地找事儿干,每天看书、看报,到南湖参加老年合唱团,和老伴儿一起出去跳舞,研究做饭菜,过得也挺开心。”王玉清说。可是,几则新闻报道改变了她的想法,也让她有了新的目标和动力。2002年的时候,媒体接连报道了几件年轻女子因为失恋寻死觅活的事情,又有一些男青年因为工作或者生活不如意轻生的新闻。“我就感觉这些孩子怎么这么脆弱呢。生活哪有那么的容易啊。本来就是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王玉清说。   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王玉清开始写情感小说,“都是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亲身经历的事情,个个都是最平凡不过的人,可是情感和生活却都那么的波澜起伏。”王玉清说。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特别多,大家的经历都和这个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就像我老伴,高考前一周赶上了‘文革’,体检都进行完了,志愿也报完了,可高考停了,然后下乡当农民,人生的轨迹完全发生了变化。”张琪说。 创作 为一篇文章体验生活一年   对于之前没有任何写作经验的王玉清老人来说,写作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我曾经为了一篇文章进行了一年的生活体验,写不出来啊,每天都觉得很憋闷,干啥都想着这文章到底应该怎么写。也曾经为了写《人间几风雨》中的出海的情景,自己一个人去澳大利亚悉尼的海边一个月,为了写大海晚上的景象,背着家人在后半夜偷偷地溜出去,一个人在岸边吓得浑身发抖。”王玉清老人说。   就是这样一位执着的老人,全身心地投入,不知疲惫,遇到什么困难都绝不退缩。   即便是熟悉王玉清的人,也很难想象就是这位每天精气神十足的老人竟然有一身的疾病。脑梗、心梗、高血压,心脏也不是很好。不能长时间伏案写作,可是心里老是想着把自己和周围的人的故事写出来,让年轻的一代能够从这些文字中得到激励,让他们能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就买来那种硬壳的笔记本,先是趴着写十分钟,然后再躺着十分钟,之后让自己再起来活动活动,再接着写。” 老伴儿 深受感染 有了生活新目标   就这样循环往复,12年多时间里王玉清写了三本书,百万余字。能顺利地写完这些书,王玉清最感谢的人就是老伴儿张琪。“他是我的小秘书。”王玉清笑着说。每天,王玉清写完的手稿,张琪都一个字不差地用电脑录入,然后再给老伴儿一些修改意见。反复修改后的文本,再用A4纸打印出来,两位老人再轮番校对。三本书上写的都是王玉清的名字,可是这背后有着张琪太多的辛勤付出。   王玉清身体不好,执意写书让她更加劳累,老伴儿张琪为什么不阻止?“老年人应该有自己想干的事儿。”张琪说。   虽然身体累了些,但是老伴儿的精神状态特别好,“她乐观、向上、坚毅,这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的退休生活也有了新的目标,每天都过得非常有意义。”张琪说。 梦想 想要做“硬版”琼瑶   王玉清的第三本书《人间几风雨》写了三年,已经出版,正在销售中,她和老伴儿有的时候特意去书店看看有没有人买。“前两天有一对老夫妻买了一本,回到家后,两个人都觉得好,都想先看,结果第二天到书店又买了一本。”王玉清笑得很灿烂。自己的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是她最大的幸福。她特别希望年轻人能够喜欢她的书,“你们新文化报好多读者,你帮我介绍一下,让年轻的孩子们多看看,了解一下应该怎样面对生活。”王玉清反复叮嘱新文化记者。   去年,69岁的王玉清加入吉林省作家协会,从一位业余作家变成了一位专职作家。“别看我这么大岁数了,我也有梦想,我就想做‘硬版’琼瑶。”王玉清说。   “‘硬版’琼瑶是啥意思呢?”“琼瑶写的那些东西都太软了,我是‘硬版’的,情感一样的真挚和热烈,但是更加的积极和乐观。”“我估计我还有十年左右的活头,我要一直写下去,写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老百姓的情感生活。”王玉清说。   新文化记者 王威 - News.365Jilin.Com

长春七旬老人写小说要做硬版琼瑶 作品多是躺着完成的

因为健康原因不能长时间伏案写作, News.365Jilin.Com

七旬老人写小说要做“硬版”琼瑶

      因为健康原因不能长时间伏案 中国吉林网

六旬脑梗老太躺写励志小说 想挽救一时想不开的人

  一个宁静的下午, 松花江网
报
告诉
  • 上海
  • 云南
  • 内蒙古
  • 北京
  • 台湾
  • 吉林
  • 四川
  • 天津
  • 宁夏
  • 安徽
  • 山东
  • 山西
  • 广东
  • 广西
  • 新疆
  • 江苏
  • 江西
  • 河北
  • 河南
  • 浙江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澳门
  • 甘肃
  • 福建
  • 西藏
  • 贵州
  • 辽宁
  • 重庆
  • 陕西
  • 青海
  • 香港
  • 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