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民8年献血1.1万毫升 这次捐骨髓救人

04.12.2014  08:30

修立军等待采集造血干细胞 本报记者 吴廷 摄

12月3日,在长春和北京之间,正上演一场爱心接力。

9时,长春。32岁的修立军安静地躺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细胞中心分离室采集床上,鲜血从他右臂的导管流入血细胞分离机,他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9时,北京。一位9岁患白血病的小男孩儿正等着修立军的造血干细胞救命。

长春:分离造血干细胞

9时,修立国在医生指引下,准时来到采集室,面对众人,他黝黑的脸上一直挂着腼腆的笑。鲜血不断从他右臂流出,经过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后,再回输到体内。这种反复采集要进行3个多小时。

修立军家住扶余市三井子镇万保村,2012年6月14日修立军采集了血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11月24日,他得知自己与北京的一位9岁白血病小男孩儿配型成功。

修立军要采集200毫升左右的造血干细胞。他是中华骨髓库第4493位捐献者,吉林省第45例捐献者,今年第5例捐献者。他是在6天前入院的,每天注射两次干细胞动员剂,将骨骼里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因为修立军身体素质一直很好,在注射动员剂时,也几乎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只是在第二天,微微感到腰有些酸。

采集过程中,捐献了两次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王源祥一直陪在他身边,不停地安慰他,“没事儿!”

“我没事儿,一点感觉都没有,我这么大个人,救个小孩儿肯定没问题。”修立军说。

运输:救命骨髓空运北京

在采集室内,有一个白色的医用箱。中华骨髓库吉林分库工作人员于力说,这就是准备用来运送造血干细胞的。

14时左右,采集结束,于力提着采集箱直赴机场,他已订了当天15时30分的机票,登机后,他将直飞北京。

于力是专门负责这差事儿的,因为要保证造血干细胞的活性,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我省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运送到移植地。“我最怕的就是飞机晚点。”于力说,每当遇到堵车、飞机晚点他就会心急如焚。

北京:小患者等待移植

于力说,在他飞抵北京时,那边医院会在机场迎候,接到他,便迅速奔向医院。而医院里,小患者已做好清髓工作。这个时候,小患者是没有一点免疫力的。记者了解到,昨日17时30分许,于力落地北京,19时30分许,他带着造血干细胞到达医院。院方进行移植手术,生命救援接力赛进入关键阶段。

  本报记者 杨益

修立军8年献血11000毫升

“得知配型成功时我很激动,这意味着我小小的举动,可能会救人一命。”修立军憨憨地一笑,“这是小事儿,能救他是我们有缘。”

早在2006年,修立军就成为了光荣的自愿无偿献血者。8年来,他累计献血2200毫升、单采血小板22个治疗量,1个治疗量相当于400毫升,8年献血量达11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