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才脱贫记
11.09.2018 13:33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来源: www.jlnj.gov.cn
现在,在梨树镇北夏家村,提起马才,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的。今年已经63岁的马才虽然身有残疾,但他身残志坚、不等不靠、勤劳肯干,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摆脱了“贫穷的帽子”,十分令人钦佩。 因病致贫志气不减 马才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多年来,马才在村里和镇上靠着做力工维持着一家子的生计,虽然辛苦,但是一家人过着还算幸福的生活。“有的时候拉煤,有的时候运粮食,再把它们扛到指定的地点。一天下来,肩膀和腰被压得酸痛,脚也常常磨出了水泡。”生活的艰辛和苦涩被马才几句话带过。 2000年,一次外伤加上用药不当,导致马才股骨头坏死,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整整瘫痪了两年时间。这些年来,马才因病频繁住院,医药费和治疗费算下来有十余万元。马才的妻子冯秀芝因为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常年服药,两人一年下来,光是药费就要花个七千元左右。以马才家的家庭状况本可以早一些就纳入贫困户中,享受国家扶贫政策,但直至2016年他家才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谈起其中原因,马才笑着对记者说:“当年入贫困户的时候我拒绝了,我哥是村里的会计,别让人说咱家闲话。再者我虽然行动不方便但还能动,让他们帮助比我还困难的人我心里更踏实。” 精准帮扶雪中送炭 一个残疾人,再加上老伴身体不好,这一家人怎么帮扶、怎么脱贫?一时让村里和驻村工作队犯了难。 “帮扶的目的,不仅在于帮,更在于扶。经过多次接触、谈心,我们发现马才很有上进心,脱贫意愿很强,这让我们大家坚定了信心。”梨树镇镇长宋军说,“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就是从精准帮扶上下力,因户施策,要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对症下药,针对各家现有的资源和劳动能力,同时结合精神鼓励,整合出精准的帮扶措施。” 镇里为贫困户制定了龙葵果种植这一扶贫项目,由于它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的边角余料栽种,而且只需要利用碎片时间来打理,不会占用过多精力,这对马才家的情况来说,再适合不过了。100颗龙葵果秧苗在村里爱心服务队帮助下在马才家院子扎根。老俩口有时间就在北夏家村扶贫项目龙葵果种植基地打工,妻子去摘龙葵果,他除草,两人打工一年收入4000余元,自家院子里种的龙葵果苗年底收入也能达到1500余元。 “马才前几年可没少吃苦,老两口有8亩多地,到秋收的时候他早上两点多就带着手电筒去地里割苞米秆。由于疾病的原因他只能跪在地里干活,时间久了膝盖磨掉了一层又一层的皮。早上再回来换他媳妇,他媳妇再到地里一车车的推回来,这劲头一般农村人都比不了。”邻居对马才很是佩服。马才听后呵呵地笑:“那点疼不算啥,一天吃几遍去痛片顶顶就好了。再说了,咱庄稼人哪有不干活的,一天在家啥活也不干我反而更上火。” 自力更生感恩奋斗 “现在党的政策多好啊,各级领导、驻村工作队的干部时常到我家,帮我谋划如何脱贫,村里的爱心服务队还帮我种苗、摘果、打扫卫生。我在龙葵果基地打工,贫困户还能多得钱,中华蛋鸡厂年底贫困户分红每人又收入1119元。2017年底我们村整村脱贫了,2020年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这是提前奔小康,可不能拖国家的后腿。”马才对记者说,“现在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政策,感谢各级政府一直以来的关心。接下来我想种一些黄豆、蓝莓和榛子,我不光要做好,还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比别人更努力。” 北夏家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朱景嵩说:“脱贫后的马才也没闲着,别人在闲暇时间看二人转、扭秧歌的时候,他在家看新闻,关注国家大事,学习政策。他还买了工具清扫道路,保护着周边环境。马才是个刚强的,知道感恩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国家、回馈社会,他的毅力和精神境界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四平日报 崔路伟)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11.09.2018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