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评价报告2015》在京发布

28.09.2015  16:05

  继2014年11月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以下简称“评价中心”)又推出了最新研究成果。9月16日,由评价中心完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评价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高翔出席发布会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陈先达、《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黄中平、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部长何怀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副司长赵秀玲等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主持会议。
  
   科学评价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
  
  高翔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承担着引领和推动社会科学界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神圣使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高翔强调,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中外学术互动日渐深刻全面、学术研究日渐多元多样多变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学术刊物在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科研方向,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何通过科学的学术评价,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学术阵地建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积极探索。
  
  高翔结合马克思主义学科期刊评价问题谈了三点意见。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这是办刊的根本原则,不容置疑、不容动摇,这也是进行学术评价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术刊物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面对错误思潮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在理论是非上,绝不能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在学术评价上,绝不能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性。质量是刊物的生命。马克思主义学术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靠的是其真理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学术刊物要赢得读者、赢得群众,必须拥有坚持一流的学术质量,靠质量赢得声誉、赢得尊严。要把马克思主义学术刊物建设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反映当代理论学术研究前沿的重要平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学术支持。
  
  第三,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当前,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推动学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理论和学术创新的智慧和源泉,使刊发的文章真正接地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不端行为,提倡平实的文风,反对空谈、反对哗众取宠、反对夸夸其谈,鼓励学者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科学的真理。
  
   绘制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学术地图”
  
  历时半年,与40余位知名学者进行4轮17场次座谈,到20家单位展开专题调研……凝聚着编纂人员心血的233页《报告》对14种主要期刊、3.7万篇论文、500余家发文机构及6类作者群体进行了研究分析,绘制了一幅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的清晰“学术地图”。
  
  《报告》显示,1999—2013年15年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文37083篇,占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文的2.1%;该学科的年均发文量为2472篇,每个期刊的年均发文量为177篇。根据2009—2013年的统计结果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文662篇,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发文650篇。从地区的发文情况看,北京、湖北、上海和江苏是该学科研究的第一梯队,四川、山东、广东等18个地区是该学科研究的第二梯队,西藏、青海、宁夏等9个地区的研究力量则相对薄弱。
  
  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显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排名前三的期刊分别是《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及《中共党史研究》。此次发布的《报告》在此基础上提供了更为详细、完善的分析。
  
  报告显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在获得奖励、获取资助、开放性获取方面吸引力较强,但总体发展不平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在编辑队伍建设、编辑流程管理方面管理力较强,但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整体学术影响力较强,但社会影响力不平衡,国际影响力偏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领袖作者群、学科作者群、机构作者群较为稳定,军队系统科研能力较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较为关注热点和前沿动态,其研究热点主要由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与重大国际国内事件推动形成。
  
   形成期刊建设与学科发展良性互动
  
  正如荆林波所言,“评价期刊仅是评价工作的开始,评价学科、走向内容才是评价的目的。”与会学者认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评价系统研究,对于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谈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方向,年至耄耋的陈先达思索深沉。他说,面对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社会多元化等时代新变化,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如果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舆论阵地,评价和评价标准就是最高阵地。我们的评价权应该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评价尺度提供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评价标准。”
  
  陈先达高度赞扬了评价中心的工作及《报告》的发布。在他看来,这解决了评价主体、评价标准两大关键问题,实现了由中国人来评价中国人的马克思主义,跳出了单纯以核心、非核心、SSCI为标准的评价模式。他认为,《报告》建立的评价标准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对于推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都具有重要作用。
  
  “《报告》的评价是我们提倡的诊断性评价。”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副主任叶继元说,《报告》不仅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与学科现状,还指出了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探讨了期刊建设与学科发展良性互动的路径。
  
  《报告》建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必须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强化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强化问题导向、拓展学术视野,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例如,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问题,人民民主专政问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问题等一些基础性和关键性理论问题必须明辨。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