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乱象折射监管脱节

24.06.2015  20:50

记者调查发现,各地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由企业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缺乏监管,变相衍生出了借助溯源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有的食品张冠李戴,乱贴追溯码;部分原产地品牌的溯源码,变成了企业牟利工具;消费者能查到的溯源信息也参差不齐。(6月23日《新京报》)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是指在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生产、流通以及销售与餐饮服务等)中,食品质量安全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顺向追踪(生产源头—消费终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费终端—生产源头),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再说通俗一点,就是使每一份食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供消费者查询溯源,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放心。

该体系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监管的同步介入,即政府监管部门对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管是溯源体系的一部分;其二,是监管的信息化,可称得上“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这些监管信息构成溯源码的内核,而溯源码仅仅只是作为食品身份备查的凭证,是钥匙罢了。

当下,食品溯源乱象之所以层出不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监管与生产两张皮,溯源沦为了一场“贴标签”的游戏。再说准确一点,就是食品溯源体系建设,游离在监管之外,政府的责任推给了企业。打个比方,就像每个人办理身份证一样,都应该向公安机关登记,确认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库,然后发证,这是权威机构的证明。然而,当前的食品溯源平台由企业自建,还缺乏监管,这就好比每个人可以自己给自己制作身份证一样,必然会出现种种造假的乱象。这些年,倒在“被套牌”的原产地品牌还少吗?如五常大米,正宗的产量不到市场商品的10%。其它都是“套牌”企业自己给自己贴溯源码,自己建设信息平台,造假谁不会?

食品溯源乱象折射监管脱节。食品溯源体系本质是食品安全生产与监管的信息化,而不是溯源的“标签化”。食品企业或者生产者,每个批次的产品,采用什么原料、运用什么工艺、用的什么品牌、谁检测的等,相关信息所采集的数据,应当报送监管机构确认和备案,由监管机构提供溯源码的查询信息,形成“生产—监管—市场”的信息数据链,监管起到介入与过滤作用。试想如果如此,那些假冒名牌、以次充好的企业,怎敢浑水摸鱼?

建立食品溯源体系,政府应加大投入并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溯源信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同步采集与查询提供;另一方面加强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健全工作机制,使得监管与生产过程同步,使得溯源制度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的铁锁。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