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深入各自包保村开展扶贫对接

20.01.2016  09:53

  精准扶贫,只有深入基层、精准发力,才能真正强农富农。按照省委、省政府“千个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包保、万名以上干部包户、百万名以上党员参与帮扶”行动统一部署,近日,市领导赵明、王庭凯分别深入各自的包保村进行扶贫对接。

  14日,市委常委、秘书长赵明来到榆树市新立镇康甲村扶贫点进行调研对接。康甲村现有农户949户,其中贫困户299户。该村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葱、大蒜为主。由于全村地势低洼,易涝耕地面积达1100公顷,致使农作物产量较低,春耕播种也要比其他地区推迟半个月左右。

  “除了土地贫瘠,村里的交通也十分不便。村内主要道路多是砂石路、土路,春夏秋三季道路翻浆严重,群众不仅出行难,卖粮更难。”在对接包保座谈会上,赵明详细了解了康甲村的自然状况及贫困原因,与在座村干部、村民共同探讨致富良方。

  座谈结束后,赵明来到贫困户赵长春和张力家走访慰问。赵长春和张力都是因病致贫的农民,赵长春患脑血栓多年,张力患脑肿瘤10余年,两人均丧失劳动能力,靠每年几千元的政策性收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及种地收入勉强过活。 

  “放心吧,政府一定帮你们想办法解决生活难题,尤其是看病难问题。”在赵明的鼓励下,赵长春和张力都表示,对于政府的温暖扶持,他们非常感动,今后一定会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消除贫困,事关百姓民生和福祉,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找准‘贫’根,抓住‘困’源。”赵明说,康甲村有299户贫困户,对于每一户都要摸清底子,准确掌握并建档立案,分类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真正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法”;要为村民谋划“造血型”的产业项目,帮扶单位要实时追踪,与被帮扶对象紧密联系,切实做到真扶贫、真脱贫。

  18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庭凯来到榆树市大岭镇民主村扶贫联系点进行调研对接。民主村面积13.76平方公里,属于半丘陵半涝洼地带,全村耕地面积918公顷,其中低洼易涝地475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51.7%。全村现有贫困户154户、401人,占总户数的23.2%、总人口的15.9%。

  “咱们今天就谈现实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大家有什么意见、想法都谈一谈。”在对接座谈会现场,王庭凯的一句话,打开了参会村干部、村民的话匣子。

  “咱这洼地多,多年不清全是淤泥。”“路不好,种啥都运不出去。”“要是能把路、桥修好了,老百姓有钱了,就都乐了。”王庭凯一边听百姓反映问题,一边认真记录,并不时向相关负责人询问具体情况。

  “涝洼地分布在18000米自然水沟流域两侧,由于多年无财力清淤,赶上雨水多的年份,大部分低洼地损失严重,近10年来基本上3年能收两年粮。”民主村党总支书记王明宝介绍,基础条件薄弱,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目前村里有6公里主路、27公里田间路是泥土路,主路有5座桥、田间路有3座桥待建。

  了解了村里的实际困难,王庭凯表示,目前清淤工作是重中之重,一定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逐渐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此外,针对民主村下一步扶贫工作的开展,王庭凯指出,扶贫工作要着眼长远,要善于统筹,不能走“年年贫困年年扶,年年扶持年年返贫”的老路子。要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结合地理、气候等条件,请专家研究种植项目、开发项目、推广销路、打开市场,从而立足自身,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当天,王庭凯还看望了村里的两户贫困户,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生活难题,并鼓励他们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暂时的困难。(记者 张 佳 祝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