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起航”到领航
2005年5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一学科设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
十年艰辛探索,十年稳步前行,十年成果丰硕。回望十年学科建设历程,长期奋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战线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有着深刻认识。在与记者的对话中,他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十年建设之路,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建设重点作出前瞻、提出建议。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起航”到领航
光明日报记者 郭红松绘
记者:十年前,您亲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的过程。请回顾一下中央作出这一决定的背景与目的。在您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十年,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离不开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个大背景。2004年,工程开始实施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教材体系创新。一个体系建设、三个创新,重要的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学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学理支撑,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基于此,工程实施伊始,就把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工作。我参与了当时学科设立的专家论证,专家们对设立这一学科形成了高度共识。
与此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是来自高校教育界的强烈呼声。2005年3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正式实施。总结之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和“98方案”实施的经验,要提高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必须解决好学科归属和学科依托的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自然成为“05方案”实施时的共识。
可以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体现了自上而下的要求和自下而上的呼声的高度统一。在征求和听取多方面意见并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严格审核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二级学科,后来又增设了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共6个二级学科。
2006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审核。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靳辉明教授作为召集人负责这次审核工作,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批博士点的诞生。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称为“扬帆起航”的话,十年来建设成就卓著,大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势。特别在高校,在教材、教师、教法、教研、教点这“五教”方面都取得了斐然成绩。在教材方面,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编写15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个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充分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正逐步形成;在教师方面,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人才培养与培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党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百名博士”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为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教法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有明显改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方面,坚持把课题立项与凝聚人才结合起来,把理论研究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使教学有了更加坚实的科研支撑;教点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绩显著,已成为学科建设越来越稳固的“根据地”。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