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二次会议在华桥外院召开
近日,教育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副司长郭春鸣,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教育厅厅长张伯军莅临现场。参加会议的还有,教育部有关司局及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联盟咨询专家、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申请入盟单位负责人及其他民办高校代表,共计145人。
联盟主席、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秦和院长作工作报告,总结2014年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工作,提出2015年工作计划。
会议宣布了成立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决定。经教育部同意,经有关方面推荐,联盟邀请钟秉林教授等46名教育专家,组成联盟咨询专家委员会。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成员单位信息公开公约(试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入盟退盟管理办法(试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联络员管理办法(试行)》四个文件;批准了南昌理工学院等17所民办高校加入联盟。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副司长郭春鸣主持会议。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上海市教委、北京城市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厦门华厦职业学院、辽宁何氏医学院、精英教育传媒研究院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秦和院长就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向与会者介绍了学校20年来坚持走公益性办学道路、积极探索非营利性办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公益性是民办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实行非营利性办学,是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的集中体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并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在3年多试点探索的基础上,2013年12月12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等26所民办高校发起成立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联盟的成立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性探索,是深入推进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大力发展非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搭建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相互交流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部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关注和支持联盟的工作,联盟成立以来,在有关方面支持和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务实开展工作,与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相向而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扩大至74所高校。
本次会议的召开,切合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将对提高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