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制造业正发挥“稳定器”作用
今年1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呈回落态势。专家表示,制造业PMI指标持续走弱,表明制造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非制造业PMI同比有所上升,且高于荣枯线,表明非制造业在经济运行中正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
2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下滑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3.7%,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
有关专家表示,制造业PMI指标持续走弱,表明制造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非制造业PMI同比有所上升,且高于荣枯线3.7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在经济运行中正发挥着“稳定器”作用。
经济增长仍呈下行态势
1月份,制造业PMI继续回落,并跌至50的荣枯线以下。这是制造业PMI自2012年10月以来首次跌穿荣枯线。“1月份PMI指数降低到荣枯线以下,且大多数指标有所回落,表明当前经济增长仍处于下行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说。
从分项指数看,与上个月相比,除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有上升外,其余各分项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其余指数降幅均在1个百分点之内。
张立群表示,1月份是衔接上年年度目标与本年目标的一个临界点,且受春节因素影响明显,历年1月份PMI大多呈现下行趋势。如果考虑这一因素,1月份PMI指数变化实际预示的经济下行幅度不大。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也认为,1月份,受元旦春节及季节性因素影响,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有所减缓。最近6年中,除2012年外,其他年度1月份PMI环比均为回落。
“生产水平下降,是PMI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陈中涛分析说,受节假日因素影响,一些企业提前放假,安排停产检修,导致生产指数下降。
数据显示,1月份生产指数为51.7%,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拉动综合指数PMI下降0.13个百分点。这也是该指数自2013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2%以下,处在相对较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PMI有所回落,但反映市场供需的相关指数总体稳定,中、小型企业PMI还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1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50.2%,虽然环比小幅回落,但仍位于荣枯线之上。从具体行业看,生产经营活动回落明显的行业主要是钢铁和有色金属;而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行业,节日效应已经显现,生产、订单均有上升;通用设备、铁路运输设备等高端制造业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这表明制造业的结构不断优化,向中高端加快迈进的势头明显。“中小企业稳中有升,显示市场活力增强。”陈中涛分析说,中小企业经营形势稳中有升,主要受益于改革红利、政策扶持;而大型企业经营活动的回落,与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有关。
非制造业保持在扩张区间
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且高于荣枯线3.7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增长仍处于平稳较快的运行区间。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总体上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赵庆河分析说。
在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的各单项指数中,新出口订单、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与上月相比均有所上升。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其余各单项指数均出现下降,降幅在0.2至2.5个百分点之间。
分行业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2.9%,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去年四季度均值0.1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6.9%,比上月微幅回落0.2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赵庆河分析说,春节临近,与居民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进入旺季,其中零售、电信、互联网软件、邮政快递等行业企业反映市场需求继续稳步增长,业务活动较为活跃。
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尽管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双双回落,但多数企业心态较为积极,对全年经济形势抱有信心,对未来经济走势较为乐观。
陈中涛介绍说,从调查情况看,多数企业认为改革红利将加快释放,同时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财政政策更有力度,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多数企业正以积极的心态分析研判市场形势,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战略,加强内部管理,加快技术创新。
从制造业PMI看,生产、新订单指数继续保持在50%以上,从业人员指数基本保持平稳。多数企业认为,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经济活动仍会有所波动,但今年迎春度假安排早,企业提前做了休整,3月份以后恢复也有望加快,经济走势将逐渐趋向平稳。
从非制造业看,1月份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6%,比上月微幅上升0.1个百分点,继续处于较高景气区间。这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市场发展预期保持乐观态度。
有关专家表示,从前景看,经济总体的基本面是好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随着投资、税制和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相关调控措施的逐步实施和落实,预计节后经济有望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通缩风险预期有所增强,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
由于市场需求偏弱,加上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市场价格继续下降,1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下降到41.9%,为2013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值。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指数46.9%,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此外,1月份,新订单指数回落到50.2%,为2013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值;49.7%的企业反映市场需求回落。
“目前,企业原材料库存、采购量指数均处在较低水平,有潜在补库需求。春节过后,补库需求将会加快释放,带动供应链活跃、经济走势趋稳。”陈中涛建议,应加快启动新的投资项目,稳定市场需求,促使经济走势转向平稳。
“目前,通缩预期不断上升,需注意防范通缩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建议,从短期看,需加强政策引导,增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防止市场需求过快下滑;应保持合理的流动性,保障经济稳定增长对资金的需求得到满足,使货币政策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