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作人才青黄不接成军事文学最大掣肘

17.11.2014  11:11

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当前的军事文学创作有些捉襟见肘。在16日的“军事文学现状与前景”研讨会,与会者就当前军事文学现状的进行体认:后继军事文学青年作家需要培养,进一步挖掘历史题材中的新思想才能产生经典作品。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在研讨会表示,军事文学新人的培养一直是个大问题,青年作家们自己要努力,当然也有体制机制等特殊问题,中国作协也一直在想可以采取怎样更有力的方法。

对于这样细水长流的一个任务,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培养‘70后’、‘80后’甚至‘90后’的青年作家。”他提议选拔一部分青年作家,由中国作协开展培训半年,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写作指导。

对于军事文学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八一电影厂副厂长、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则表示,培养青年作家的确是重中之重,但军事文学作品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相较之下更严重。“历史题材的写作上要注意有新的思想,否则出来的作品就是过时的;但也要贴合实际,不能出现抗日神剧。近几年虽然也有很多现实题材作品也出版了,可细节经不起推敲,根本不为读者们所知。”

作为军旅青年作家的代表,北京军区政治部创研员朱旻鸢坦言,“其实我们这代军旅作家多少都会遗憾错过了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黄金时期,当然也仅此而已。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和作品,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发展变化之快,且不说部队的巨大变革,最大的也最隐蔽的变化当然还是人的精神理性和情感世界。”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军旅作家们近来正在围绕这个主题,开始真正地、扎扎实实地推出一批重要作品。朱旻鸢作为正在创作的一份子,他说:“成功的抗战题材作品应该用十分严肃的态度对待历史,回到历史本身。对于战争这样人为的残酷手段,只有反思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基点上加以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