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雷锋精神应薪火相传 形成向善正能量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在过去的52年时间里,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在昨日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雷锋精神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小燕>>
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递正能量
“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等内容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好品质,而这些恰恰是当前教育所缺少的,值得我们好好反思。”我省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舞蹈家王小燕委员认为,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不熟悉雷锋精神,不是因为雷锋精神过时了,而是我们的教育远远不够。除了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当中,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用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王小燕认为,这需要专业的创作团队和表演团队,潜心创作一系列优秀作品。
陈维亚>>
把“雷锋”变成易于接受的形象进行教育
“很多人经常问:‘学雷锋已经学了半个世纪,究竟学到了什么?’”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闭幕式执行总导演陈维亚认为,现在有些孩子已不知道雷锋是谁,这是令人担忧的。“道德底线和道德规范都是雷锋精神的内涵。”陈维亚谈到,在学校中低年级,普及学雷锋教育是个比较艰难的课题,如何把雷锋变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正面形象,进行科学的灌输和教育才行,同时又不能在灌输中让孩子出现反感,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雷献禾>>
吃透主题才能将主旋律故事讲得精彩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雷献禾曾执导过多部弘扬主旋律的影片。如何拍出受百姓欢迎的主旋律电影?雷献禾认为,应该明确我们拍的电影是要给老百姓看的。一些导演拍摄主旋律电影是为了获得政府奖项,这就导致了拍摄手法呆板、不接地气。 雷献禾以《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电影为例,详细讲述了拍摄主旋律电影的“秘密”:首先,要对主旋律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吃透主题,才能将故事讲得精彩;其次,选题要广泛;最后,具体的拍摄手法要跟上时代。
柏广新>>
企业文化一定要肩负社会责任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柏广新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体细化到个人,就是要讲“为人之道”;细化到企业,就是要讲“经营之道”。“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一定要肩负社会责任,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柏广新说,“为国效力、为民造福、忠诚做人、和谐创业”是企业的价值追求。说到底,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上的集中体现。
特派北京记者 姜永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