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春耕忙

05.05.2016  11:02

      又到犁耙水响、春耕农忙时节,5月1日,记者走进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村龙山专业农场,听种植大户王立臣讲述他的春耕故事。

      记者见到王立臣时,他正在田间查看秧田的水情。王立臣告诉记者,他经营的水田几天前就开始插秧了,但赶上下雨,田里的水位上升,需要测下水情才能继续插秧。“之前天气不错,已经插好的秧苗长势挺好,我准备天一晴就继续插秧。今年的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得早点开始才行。”望着另一边已经完成插秧的两块水田,王立臣乐呵呵地说。

      好苗七分粮!王立臣告诉记者,2016年温度回升快,他3月下旬扣棚育苗,并开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严格控制土质、温度、湿度等环节,并延长浸种时间。同时,改变传统用药方式,出苗后再撒药,节省了药量,降低了成本,秧苗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今年换了新品种,质量好,产量高,肯定能有个好收成。”看着长势喜人的秧苗,王立臣一脸的自豪。

      “种粮‘掘金’,一靠规模、二靠技术、三靠机械化。”王立臣说,农场有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大小机械20多台。他将自己的粮食生产模式总结为六个“统一”:统一选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秧,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统一运输加烘干,既解放了劳动力,又取得了规模效益。

      王立臣是土生土长的龙山村农民。过去,村里人多地少,人均不到1公顷土地,地少收入薄,王立臣便外出打工、经商。国家取消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后,王立臣看到了种地的前景,回乡承包外出打工村民的水田,注册成立家庭农场,其生产的 “龙山”牌大米远销到江苏、广东和上海等地,年收入过百万元。10多年来,他从几公顷耕地种起,如今耕地面积达到100多公顷,从播种到收割实现全程机械化,生活日渐富足。

      为了向生态农业转型,实现种田效益最大化,去年,王立臣对近4公顷低产田进行换土改造,实施稻田养鸭,发展绿色有机稻米。“目前,普通大米每公斤市场价仅为6元左右,有机大米每公斤可以卖到20元。”王立臣告诉记者,实施换土和稻田养鸭种植的有机稻米产量与传统种植方法生产的稻米产量基本持平,但市场价格迥然不同。今年,他将继续扩大有机稻米的种植面积。

      谈起今后的发展,王立臣说,近年来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让农民心里更有盼头,自己要坚持把地种好。3年内帮助龙山村发展起休闲观光农业,让更多人吃到龙山村的大米,看到龙山村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