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扎实做好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的基层基础工作

04.02.2015  11:07

  集安市公安局充分利用岁末年初的有利时机,全面开展为期3个月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力争达到全警采集、全警共享、全警应用、相互支撑、准确鲜活的信息化应用大格局,不断推动社区警务转型升级。

  细化措施,全警联动抓落实。根据辖区大小将全市实有人口房屋、单位等信息分别细化分解落实到各派出所及局机关所队,各单位按照局下达的采集目标任务,将任务下达至每名信息采集民警,并与民警签订目标责任书,由民警具体牵头带领协警开展采集工作。局机关各部门派出民警“离岗”到相应派出所共同组成采集组开展信息采录工作,并实行机关部门“捆绑”考核,极大地缓解了警力不足的问题。各派出所全力落实社区民警专职化,除夜间值班外,不安排社区民警从事其他警务活动,专职负责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全力保证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户政、情报抽调骨干力量,采取集中培训、分片培训、实战部门和派出所上门培训等多种形式,针对采集、录入的要求、普遍存在问题和个别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类指导,确保“人人会采集”,“个个会录入”、“信息全采集”,提升采录民警工作能力。

  创新方法,细化举措解难题。该局统一印制了8万份《集安市公安局基础信息采集宣传单》,由民警采取入户宣传、广播通知、在社区宣传栏、街道口、各居民楼道张贴,并在地方媒体播发了公告、字幕,提前发动宣传攻势,使辖区居民知晓并理解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及其内容。结合入户采集开展防范宣传,提醒住户看好自己的物、锁好自己的门窗,防止财务丢失,有效提高了居民的防范意识,提升群众满意度,确保信息采集顺利进行。派出所民警采取“错时上班”进行上门采集。针对多次上门仍无人在家的,采取张贴《入户调查预约单》的方式,请居民电话联系民警预约采集时间,有效解决了上门“见面难”的问题。针对信息采集中出现的“采不全、采不准”等问题,按照“谁采集、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信息采集责任制;并结合队伍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对检查发现民警应采集而没有采集或信息采集有误、弄虚作假的,将按规定追究责任,形成“抓落实、求准确”的良好工作氛围,促使民警主动到户采集,确保采集数据的全面准确。

  搞好结合,提质增量升效能。在对实有单位信息采集中,民警针对各单位的安防情况,大力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在对居民户采集中,对各家各户的用电、用气安全情况等问题进行查询,对电线老化、天然气管道老化,以及冬季用电等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4起,确保了辖区安全无事故。在入户采集信息过程中,民警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需求,能够及时解决的,当场予以答复和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逐一做好记录,及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民警充分结合辖区民情,与群众广泛进行交流沟通,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自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开展以来,已入户2480户、走访6595人,该局根据群众提供线索共破获刑事案件7起,抓获逃犯1人,刑事拘留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