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不“猫冬”——各地发展“农闲经济”扫描
皑皑白雪,滴水成冰。这在过去,正是东北农村半年闲时节。可是如今,我省各地农闲时节不闲农,“农闲经济”红红火火。你看,智能温控大棚里蔬菜翠绿、鲜花娇艳;包黏豆包、摊煎饼、编柳条,成了发家致富的好途径;冬季捕鱼、赏雪,更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在我省东、中、西部,“农闲经济”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东部:寒冬温室结花果
东部地区发展“绿色经济”,向“绿色生态农业”要红利,形成寒冬绿色温室大棚特色农闲经济带。
1月11日,三九第三天,北风呼啸,寒气袭人,可在通化市东昌区花卉基地,一朵朵玫瑰花含苞带露,娇羞美丽。花农刘学林正忙着给玫瑰花剪枝、浇水。他笑着告诉我们,这批玫瑰花生长周期为3个月,正好赶上春节前后采摘,每朵花批发价为3元钱。他所承包的6栋大棚,这一季就能收入10万余元。2015年以来,东昌区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鼓励农民发展农闲产业,农民年可增加收入1.5亿元。
三九第六天,在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东村的一片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高光效特色蔬菜种植大棚里,五颜六色的蔬果让人目不暇接。“我们的蔬菜根本不愁卖,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中天集团副总裁吕传明望着绿油油的蔬菜,脸上堆满了笑容。他说,中天农业园已形成产业链,并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合作社还与大型超市签订了产、供、销合同。以往这时候,王芳和很多村民一样都在家“猫冬”,而现在却恰恰相反。她告诉记者,村里很多人把土地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承包给农业园,都选择到园区上班。
眼下,室外的温度零下二十几摄氏度,但在延吉市小营镇新农村辣椒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内,却是绿意盎然:绿油油的油菜、籽粒儿饱满的麻椒……徐姝珍边忙着给蔬菜浇水边对记者说,“这是我们村新建的电脑智能取暖温控大棚。”新农村村委会主任张传立介绍,像这样的智能温控大棚在新农村有21栋,他们还成立了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麻椒已被长、吉、哈等地商家预订了,预计“两节”期间大棚将为合作社带来210万元的纯收入。
中部:合作经济出效益
推动“合作经济”发展,构成了我省中部“农闲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形成了农闲经济产业链。
“快过年了,这段时间猪肉销售特别好。”虽然天气寒冷,但在德惠市松柏周家村隽星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直营店里,前来购买猪肉等农产品的人仍排起了长队。直营店负责人隽明明介绍:“由于合作社所有的猪肉及农产品都来源于自己的生产基地,质量深得顾客信赖,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合作社已形成了一条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带动了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在磐石市黑石镇朝阳村的盛宇养牛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圈舍内,100多头肉牛正在享用着美食。5年前,聂文学在镇里的帮助下,投资127万元,探索出一条带领乡亲们养牛致富的道路,并创办了盛宇养牛专业合作社,朝阳村参与养牛的就有54户村民。目前,合作社平均每户年均增收两万元以上。
二九第三天,在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獾子洞村,记者了解到,全村1000多口人,有一半都在忙着包黏豆包。村民侯桂英对记者说:“俺每天凌晨3点起床,开始做黏豆包。辛苦点也高兴。要不农村冬季在家闲着也没事儿,上哪挣钱去呀?”村党支部书记黄如刚告诉记者:“村里成立了黏豆包合作社,每天獾子洞上万斤的黏豆包蒸出来,根本剩不下。不仅省内销售得好,大连、营口,甚至深圳都有要货的。”
在东丰县三合乡东胜村农民王勇利家,一进大门就能看到一垛摞得高高的编织袋,里面装的都是他刚刚购进的山核桃。在屋内,记者看到有20多位村民正忙活着。闲不住的老王告诉记者,他和附近村民仅靠抠核桃,就能忙活到4月份。整个冬闲时节,村民收入近万元。从事核桃加工已有3年经验的王勇利,销售渠道越来越宽。“每斤果仁能赚1元钱,算起来我这一冬天也能挣4万多元吧!”王勇利聊起核桃加工致富的道道儿,干活的农民跟着笑了。
西部:冬捕柳编渐成气候
在发展“农闲经济”的过程中,我省西部地区以生态建设为主题,冬捕经济逐渐壮大,柳条编织等也有了长足发展。
在松原,查干湖冬捕是著名的旅游品牌。每年12月28日,全国数万名游客都会来到这里感受冬捕节的魅力。盛大的旅游节日,让当地人摸索出一条特色致富路。如今,渔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52岁的王家吉,在查干湖渔场工作了近30年。他开的这家老关东鱼庄在这里远近闻名。采访当日,王家吉经营的鱼庄就接待了30多位来自辽宁的游客。老王告诉记者,现在鱼庄能接纳20多桌酒席和70多人住宿。这个冬捕季保守估计,将入账8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像老关东鱼庄这样的农家乐,在渔场已开了30多家。而在冬捕节期间游客多的时候,普通人家也能接待游客吃住,渔场职工也都因冬捕节增加了收入。
在大安市,不久前开始的月亮泡水库冬捕节,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选购。与往年不同,除了在长春、吉林等地设置销售点外,今年当地政府尝试在网上销售各种鱼类,通过建立“大安特色馆”等方式,让月亮泡水库的鱼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这几年,大安市利用渔业优势,鼓励农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带动农民就业2000余人,年户均增收3000元。
在镇赉县,很多农民在农闲时节依靠柳条编成工艺品,增收致富。据了解,博艺柳编公司生产工艺品已出口到美德法等国家和地区。仅从2015年10月至现在,已出口创汇100多万美元。当地通过柳条编织培训、发展柳条种植业,还带动了周边200多农户增收致富。
农村老话讲:“有钱不买半年闲。”从农业生产要素的角度讲,东北地区传统的忙半年、闲半年也是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好在这一切正在成为历史。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双认为,过去农闲现象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匹配不合理,需要从三方面作出调整:首先,要对种植业结构进行调整,利用农闲时节搞绿色温室生产;其次,要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工业等;第三,要在产业环节方面作出相应调整,创新组织形式,积极开展面向农户的多种购销服务。
杨双认为,积极发展“农闲经济”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同时要努力培养致富带头人,为农民增收作示范。此外,还应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改善农村融资环境,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农业,让农产品走向全国。
变半年闲为全年忙,变一季生产为多季生产,变一季增收为多季增收,我省农村发展的面貌正因“农闲经济”的发展悄然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