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父子守候者传承抗战精神

07.09.2015  06:00

英雄后代将信物缝在棉袄里

以纪念民族英雄杨靖宇诞辰100周年,萌发要做一部有关杨靖宇的电视片,告慰于昔日战场长眠的英烈,杨靖宇的孙女马继先从河南到东北,带着全家人的嘱托拜祭杨靖宇。看着车窗外连绵的山峦、皑皑的白雪,他的心情久久平静不下来。而赵勤正用肩上的那架摄像机记录了这一感人的过程。

懵懂的儿时经历只留下了一些模糊的记忆,就像那些白雪覆盖着的黑土地,只在隐约间透露着一些让人感到亲切的黝黑,然后就被疾驰的列车抛在后面,一点点变得模糊。

35岁的马继先拿出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生前唯一留下的一张照片,看见这张照片,不仅想起了老人们曾经讲过的一段故事,关于这张照片的来历。马继先说,“祖父觉得没有什么东西作为纪念,就把他曾经在开封工业学校学习时的一张学生照片缝在了我姑姑(杨靖宇女儿马锦云,又名马躲)的大衣襟里面,可以说这张照片是我们家唯一的一个信物。

1929年杨靖宇去外地做革命工作,不得不含泪和一家老小告别。走之前妻子让他给女儿取个名字,想着家人现在的处境,杨靖宇感慨万千,给女儿起名马躲,希望下一辈记住前人革命的艰辛。

临走前,杨靖宇给家人留下的唯一的那张照片是他在河南工业学校上大学时的照片。为了保存好这张照片,他小心翼翼地把照片缝到了马躲的里襟儿里,东藏西躲地终于把照片保存到解放后。而关于这照片的故事以及与照片有关的记忆就这样一代代地传了下来,如同爷爷与他们一起度过的一样。

抗战胜利后,抗联老战士、当时的河南省委组织部长杨一枕辗转找到了马氏兄妹,他们这才知道自己的父亲马尚德就是有名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对他们来说,父亲的死除了增加失去亲人的悲痛之外,还有那些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将军们的子女们却从来不以此为借口,给自己的生活谋取半点福利。如今,将军的后代大多数是普通的农民或是铁路职工,每日在劳动的第一线上工作着。

听英雄部下讲述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从通化到靖宇县还有几十公里的路程,听靖宇县民政局的人说,杨靖宇当年的一位老部下还健在,马继先便执意要先去看看这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黄殿军老人。

你爷爷那时候长得挺魁梧,一脸连毛胡子,说话有河南口音……”在黄殿军的家中,老人回忆起当起艰苦的斗争环境,不禁潸然泪下,“伤员、病号蹲在山脚下,拢点火、伤口疼,还没有药,还饿,真叫人受不了。

将军的殉难地离老抗联的家不远,老人家领着马继先来到了昔日的战场,这一片白雪覆盖的土地曾经炮火纷飞,曾经是无数抗联战士抵御日寇的地方,也曾是他们挥洒热血长眠的地方。外面突然刮起了鹅毛大雪,黄殿军老人突然哼唱着杨靖宇将军作词作曲的抗联老歌曲——《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弥漫了整个山林的风雪裹挟着老抗联的诉说扑面而来,不知是那刺骨的寒风还是那刺痛人心的往事让人疼着想要让人掉眼泪。

公祭英雄:陵园的父子守候者

1958年2月23日,是杨靖宇将军殉国18周年。吉林省通化市靖宇陵园召开了公祭安葬大会。在通化市靖宇陵园,对靖宇县和哈尔滨市烈士馆转运来的遗体和遗首举行安葬仪式,并于当日11时50分封墓,此后杨靖宇将军就长眠在风景秀丽的山城通化市。当时的一些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分别送了花圈,高度评价了杨靖宇将军光辉的一生和他为抗日事业作出的不朽功绩。在人们的哀思和悲叹中,将军的遗首和遗体得以合葬,他的儿子马从云、女儿马锦云也参加了这次公祭大会。

在靖宇陵园,马继先见到了一直守候爷爷的守陵人——徐振明,他也是靖宇陵园的第一任主任,也是陵园的第一个守护者,数十年过去了,他将守护陵园的重任交给了儿子徐永君,徐永君从小在陵园长大,对杨靖宇将军更是充满了崇敬之情。伴随着爷爷的故事,将军的孙女在东北的黑土地上遇上了很多像守灵父子那样敬重和热爱爷爷的人,也有学者,教授,一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的朴实和真诚深深地打动了马继先的心,她将把这份对爷爷的深情带回去,带给家人,带给中原大地的父老乡亲。

在离别时候,面对着爷爷杨靖宇将军的铜像,马继先泪如雨下,但她一定要把这一路的见闻告诉爷爷,中华民族将永远铭记反抗列强而倒下的英雄,中华民族将永远铭记将军一生的坎坷和光荣,中华民族将永远铭记杨靖宇将军的功勋,白山黑水将永远传颂杨靖宇这个伟大的名字。

结束语:

随着老抗联战士的歌声,我们用一组组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片镜头,与时空交错,上下纵横,历史和今天交织,把涵盖如此全景式的时空按照我们的领悟,再现了当年,一幕幕历史的篇章。

纪录片有一条叙事主线,从头到尾都以纪实调查的再现因素为主体。运用非虚构表现性的情绪因素,只是作为零星小点散布在叙事主线的各处,起着渲染作用。以散点方式达到纪实与表现的综合,赵勤认为,这种影视思维方式是合理的。

纪录片中,让史实以外的一些画面能体现出一种情绪。让现代人对过去年代的客观反思,片尾加了一段较长的抒情音乐,随着音乐看到了现实的南京市全貌,最终看到一个民族挺拔、坚韧、巍然屹立的形象,让观众把现实和历史联系起来,让他们心中刻上一部历史上的血泪国耻。由于心灵受到冲击往往表现出昂扬、激愤的正面情感,走向民族振兴的心理起点。和平与生命是不能被灭绝的,战争不能毁灭人类,宁静的和平生活之可贵,对比之下使人更加痛恨战争。和平永远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唤!

(记者 李娜 实习生 廉婷 王建强 /报道 赵毅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