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社科院韩伟:图书评论旨在完善人类知识

15.04.2015  18:58

   图书评论旨在完善人类知识
  
  曾有一段时期,我十分热衷于撰写图书评论,陆续也有一些作品发表于不同的报刊杂志,作为一个读书人,写下读书时的所感所想,本身是十分自然的事,更是职责所系。彼时,我选择评论的著作,并无一定之规,完全是兴之所至、有感而发。所评论的大多数书籍的作者我并不认识,在书评见报后,有极个别的作者,我在不同场合见到,有的则至今无缘见面。
  
  正因为是随着阅读兴趣撰写图书评论,我自然是有感而发、有话直言,对一些粗制滥造的所谓“学术专著”也不乏商榷、批评。但近来,我撰写书评的兴致大大降低了,仔细想想,主要是由于受到以下一些因素影响。有些人,或是需要参与各种评奖,或是面临职称考核,往往临时抱佛脚,主动要求针对他的著作撰写评论,并且往往很急,给定时限。这些诉求,其实还在情理之中。更令人“泄气”的是,有时看到错漏百出的著作,胸中块垒,本欲吐之而后快,刚计划写篇评论,往往听到好言相劝:“别写了,不看作者是某某‘大佬’,还是不要得罪人为好。”发展到后来,几乎连年轻学者的著作都不敢触碰了。
  
  但由此也促使我展开思考,图书评论的功能是什么?什么又是好的图书评论?书评真的只是为了评奖、职称吗?即便是评奖,难道只看书评之有无,而不看看书评内容是褒赞还是批评吗?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多数书评存在根本性的偏误,书评绝不只是形式化的图书介绍或评价,它实际是整个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制度成熟的西方学术期刊中,论文和书评构成其主体,论文往往只有几篇,而更重要的是书评,有时读者翻阅杂志,获取的知识,甚至很多不在论文,而是好的书评。就此,我们可以说,好的图书评论是与著作内容的探讨及对话,并在不断的辩难中推进知识,推动人类知识的不断完善,才是图书评论的根本目的。
  
  如何完善图书评论制度,至少有三个方面是不能忽视的。好的图书评论需要优秀的评论者,国外的一位学者在谈及书评人的标准时,认为书评人至少需要有一本自己的专著,要有一个精研的方向,还要有良好的语言修辞与表达能力,也就是说,书评写作实际上有很高的要求,甚至不亚于专业论文的写作。我们不应片面地以年龄、资深程度来选择书评人,而需要在专业方向、专业能力方面选择适合的评论人。
  
  对于图书的作者而言,应该对书评保持积极的、平和的心态。一篇用心写作的图书评论,本身即体现对一部著作的关注,表明了论著在学术谱系中的位置。即便对书中内容有所指摘、批评,也只是针对其知识、学术,而不是针对作者个人,好的批评,也有利于作者将来在修订本中把学术水准再推进一步。作者对于批评若不同意,可以各种方式进行释疑、商榷,但不应进行目的论式的揣测,更不能无端地进行人身攻击。
  
  此外,还应该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图书评论制度。我国现在的图书评论,大多还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书评作者也多属于“散兵游勇”,很多学术杂志也不愿意发表书评文章,在科研考核中,书评经常不被认定为学术成果,进一步窒碍学者们撰写书评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要探索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学术体系的图书评论制度,让书评真正成为推动学术进步的“催化剂”。对此,国外的书评制度颇值得借鉴,著名历史学家荣新江曾专门介绍了西方学术刊物的书评制度:在西方,每个学术出版社出版一本学术著作后,都要寄给权威的学术期刊,由期刊主编挑选其中值得评论的书,去约请与该专著研究领域相关的专业人士来撰写书评,同时将这本书送给书评作者。正因为通过主编进入了双向匿名的状态,西方的学者出版一本新书后,都在提心吊胆地等待着书评的发表,因为他不知道书评是谁在写,更不能干预作者写什么。当然,西方学术刊物多数不接受作者的反批评,也赋予了期刊及书评作者更大的话语权,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尚值得检视与探讨,但其蕴含的评论的公正、独立等价值取向,无疑是建立中国图书评论制度必须参照的。
  
  图书评论当然只是图书评价中的一个具体环节,它不完全等同于图书评价。但是,目标正确、机制科学、开放公正的图书评论制度,无疑是建立完善的图书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也只有如此,才能通过科学的图书评论以及图书评价体系,真正推动不同学科的学术发展,带来整个人类知识的进步。(韩伟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