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县档案馆成市民休闲新去处
本网讯(苑海燕刘义军)档案的最终价值体现在服务社会、服务民生。长白县档案馆始终把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头等大事,为社会各界查档用档提供积极热情便捷的服务,除了法定工作日开馆外,节假日也可预约查阅档案,并且全部免收查阅费、复印费等各种费用。三年来,共接待利用者1426人次,提供档案3340卷(盒),为学术研究、服务企业、干部职工身份认定等提供参考和依据,让市民受益。档案馆对百姓来讲,将日益成为一处新的获取信息、参观休闲的好场所了。
长白县投入1300万元新建的综合档案馆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新建档案馆总面积为5112平方米,库房面积2700平方米。为最大限度发挥档案新馆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县档案馆进一步加强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档案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围绕社会需求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县档案馆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先后出版了《长白汇征录》、《长白山江岗志略》,编译了《长白县状况》,撰写了《长白人物》、《长白历史档案选编》、《长白档案概况》等书籍,这些历史资料对发展长白文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领导决策、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扬。
2010年以来,拍摄了《长白兰台绽奇葩》、《长白记忆》、《长白历届党代会》等档案文化产品。《长白兰台绽奇葩》在吉林省电视台播放,并获得白山市文化专题片二等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长白县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被列入县政府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近年来,该县共投入140余万元,建立馆藏文书档案数据库、民生、专业档案和声像档案数据库,使部分文书档案、民生、专业档案、历史重点档案12642卷(件)达到数字化。照片档案1528张、声像光盘235张,档案管理系统可实行查阅、统计、编辑一体化。
2009年,在互联网上建立长白县档案信息网站,通过调整栏目、更新界面、充实内容,使得网站成为档案工作宣传、信息发布和档案查阅利用的平台。目前已开展了开放档案目录及公开信息目录的网上查询,为广大利用者提供了便利。
为方便社会各界查阅档案,制定了《长白县档案馆开放档案实施方案》和《长白县档案馆开放档案鉴定标准》。先后组织三次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对馆藏满30年符合开放标准的档案进行了鉴定,开放档案20471卷,划控国家重点档案364卷,网上公开查询并对社会开放。在开展档案利用的同时,还注重档案利用效果跟踪服务,建立档案利用登记薄,编制《档案利用实例汇编》。
档案馆已成为县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建立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配备电子档案查阅触摸屏、复印机、打印机、文件柜以及办公桌椅、便民服务箱、群众监督箱等,可同时容纳多人查阅。2011年以来共接收了三年以上政府及有关部门送交的公开信息400余件,全部实现数字化全文检索,为群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提供方便。
按照《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规范》的要求,2006年,县档案馆建成了文字、图片、声像于一体的综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白发展史展厅被县委命名“长白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白山市组织部誉为“党员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各单位党员、军人、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参观,同时为党的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军民共建等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每年利用各大节日、重大活动开展流动展板的巡回展出,深得社会各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