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遇“倒春寒” 小儿发烧不能乱退热

24.03.2015  14:40

原标题:遇“倒春寒” 小儿发烧不能乱退热

近日冷空气来袭,长春出现了“倒春寒”现象。记者在各大医院看到,因“倒春寒”而发烧的患儿有所增多,孩子一发烧,家长多会由于紧张而不知所措。为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钟英杰表示,小儿退烧,家长要慎重,如采用过激方式,将不利于宝宝健康。

发烧是宝宝利用自身免疫力对抗病毒的一个表现,在对抗发烧的过程中,孩子的免疫力也得到了提高。”钟英杰说。为此,他对日常生活中,家长经常采用的退烧误区进行一一破解。

误区一:捂汗退热

吃点儿药,捂一会儿,汗出了就不烧了”。钟英杰说,通过捂热出汗来退热是不科学的。“孩子发烧时,穿得过多会影响机体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极有可能导致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保证室内空气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误区二:发烧不洗澡 擦冷水浴

孩子发烧了,有的家长为其擦冷水浴退烧,钟英杰说,“发烧的孩子洗温水澡更利于散热。”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可以,用温水洗浴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

误区三:一发烧马上用退烧药

钟英杰介绍,一般来说,孩子的体温在38.5℃以下,都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最好选用儿童剂型退烧药,尤其是婴儿,可选用滴剂类的退烧药。”钟英杰说,服用退烧药必须间隔4-6个小时。

误区四:孩子高烧就医后再处理

临床上,很多家长担心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或不知该给孩子用什么药,所以没有积极给孩子降温,非要见了医生不可;或孩子都已经高烧,家长在家不处理就直接前往医院。

钟英杰介绍,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如孩子已发烧到38.5℃以上,就应积极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高烧的宝宝,如长时间高烧并不处理的话,易引起高热惊厥、晕厥等现象发生。(长春晚报记者 刘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