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绿色发展“底气”足

11.12.2015  10:59

  2015年10月27日,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制气厂煤气大罐“退役”,标志着长春从长达91年的“煤制气时代”正式跨入“天然气时代”。新的输储供气使命,将由长春市天然气外环高压管网与应急气源调峰厂合力承担。这张新的清洁能源网,使长春终于具备了承接大气源的能力,与国家主干网“气脉”畅通。充沛的清洁燃料巨能,不仅烧旺居民家的小灶台,更能满足各类用气需求,改善能源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为长春发展提供强劲的“绿色动力”。

  ——“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高危燃气管网改造1238公里,新建天然气管网1023公里。128公里的长春外环高压管网工程,已经完成108公里管线和3座高压调压站建设。

  天然气供应事关民生福祉与经济社会发展。所谓“没有源头无活水”,解决气源是关键。五年来,由市政府主导、长春燃气具体实施所共同推进的天然气新建及改造工程,使长春市的天然气供应格局发生改变:初步形成了“3+1”供气通道(中石油、中石化、国家干网和应急调峰厂),四级管网环线(高压、次高压、中压、低压),四种压力机制的多源、多向、多级的天然气供应输配体系,总输气能力超过40亿立方米/年,日供应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保证长春今后30年用气能力不落后,为我市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奠定了能源保障基础。

  ——“十二五”期间,完成了天然气置换煤制气工作。全市累计完成62.5万户煤制气用户的置换工程。

  天然气几乎“零排放”,对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十二五”以来,长春市委、市政府累计召开了10余次关涉天然气新建及改造工程的专题协调会,市领导仅赴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就召开了15次现场办公会;同时,长春市多次以发布政府通告及印发专项方案通知的形式,部署实施燃气管网改造、天然气置换、淘汰燃煤小锅炉等工程,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守护长春的蓝天碧水。

  入住新居后,净月万科城居民陈先生就未曾见过给小区供暖的“大烟囱”,但室温舒适宜居。该小区是我市2013年进行的运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供暖的试点区域之一,替代“大烟囱”供暖的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一期供热面积为17.34万平方米,运行数据为我市下一步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热提供了重要依据。  (下转2版)

  

  “十二五”,长春开启“天然气时代”,“绿色生活”惠民生,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绿色动力”进企业,助推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为长春发展低碳经济蓄力添劲。

  “十二五”期间,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改造燃油燃煤锅炉552台,其中2015年改造了417台。“417台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后,一个采暖季替煤15.3万吨,相当于向空气中减少排放了约1426吨氮氧化物、429吨二氧化硫和1532吨烟尘。”“同时,在2015年10月又关停了制气厂的煤炭化工生产,每年可减少100万吨生产所用煤炭的消耗量,相当于向空气中减少排放了约9300吨氮氧化物、2800吨二氧化硫和10013吨烟尘。”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永浩说。

  ——“十二五”期间,燃气供应连年增长。天然气的使用量年均增速在20%以上,天然气用气户数由2010年底的49万户增长到2015年底的142万户(含62.5万户煤制气置换用户),供应量由2010年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7亿立方米。

  用气量增长折射出百姓生活与城市发展之变化。高覆盖率的天然气管网布局,加速提高了清洁能源在居民、工业、商业、公共福利设施、汽车等更多领域的使用比率。

  烧开一壶水时间省一半,省时省气省钱;厨具再无“黑锅底”,洁净如新……自从用上天然气,家住朝阳区永昌胡同的60岁居民杜微感受到居家生活的新变化。

  最近几年,去吉大一院看病的市民享受到这里冬暖夏凉的舒适就医环境。该医院自2013年起使用天然气直燃机进行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并能根据季节、天气变化及患者需求随时进行温控调试。

  2015年,欧亚、福耀集团、吉林大学、市中心医院、松苑宾馆以及洗浴、汽车修理等更多行业领域完成了燃油燃煤锅炉改造,清洁能源被更为广泛地利用。(记者  李秀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