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长春治安防控什么样 市民生活出行享受服务更安全更幸福
群防群治街面防控严 天网监控技防屏障密
长春晚报记者 张席贵
“我们长春市是全国第一个由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决定》的城市,虽然这个决定只有10条,但这10条规划得非常全面,涉及政府职责、群防群治等各个方面,对长春市未来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将产生重要影响。”长春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同志介绍说。
一说起治安防控,市民会想到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的巡逻防控场面,长春市这几年做得确实特别好,对犯罪分子起到了震慑作用,犯罪率逐年下降。4月22日,从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这一决定来看,未来长春市民在生活、出行、享受服务等各个方面,幸福感、安全感会越来越强。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长春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贯彻中央精神,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决定》。
解读
1
治安防控立体化
让广大群众都成为社会综治力量
“我们在作出这个《决定》前,同党委、政府的领导进行沟通,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从这10条内容看,提到的都是政府的职责,要求政府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据介绍,治安防控立体化主要是强调在防控手段上实现动态化、科技化、信息化,在防控方式上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在防控结构上要实现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在建设水平方面,中央提出了提升“法治化、社会化和信息化水平”。《决定》在规定了以上“三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增加了提升人性化、网格化水平的要求。
据介绍,《决定》的出台,使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法治化还要求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进防控体系建设;社会化主要是强调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全社会之力进行防控体系建设;信息化是指要加快视频监控、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和深度应用;人性化是指防控工作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及时回应群众诉求,零距离提供服务,及时化解矛盾,处置治安情况,使群众时时刻刻感到平安。网格化是指把各城区划分为网格,把治安防控工作细化在网格中进行,每个网格配有一名网格长、一名综治协管员、一名社区民警,负责社会治安防范、收集社情民意、处理矛盾纠纷等各类问题,做到“格中有人、人人有责”。
2
解读
公共视频监控更密集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项目与视频建设同步
我市近年来积极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升了我市的社会治安防控水平,但距离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决定》对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决定》提出,要编制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专项规划,这是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层面上全面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视频监控系统要与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建设,同步验收使用。在《决定》出台前,市人大常委会征求了相关建设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够做到同步。关于建设的要求,《决定》提出,要按照城镇道路交叉口无死角、主要道路关键节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无遗漏,要害部位、重点区域、治安复杂场所主要出入口全覆盖的要求,扩大视频监控网络覆盖面。针对现有监控设备有的损坏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决定》提出,要加强设备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提高视频监控性能和质量,同时要加强联网和应用工作。针对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视频监控建设相对落后的情况,《决定》提出要加大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系统一体化。
3
解读
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多道人防技防屏障保百姓出行安全
将城市管理与服务对象划分在细分的网格当中,通过信息技术来对网格内的人、地、物、事、情、组织等进行信息的监控、采集、管理、应对和完成上下双向沟通的管理过程。网格化管理是将我市城区划分为一个个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
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当前,全市已科学划分为1209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1名综治协管员,明确1名社区责任民警。
《决定》进一步对网格化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将网格化管理纳入城乡规划,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纳入网格管理,网格管理要发挥掌握社情民意、开展公共服务、监管公共安全、管理特殊人群、创建平安单位、提高法治水平等功能作用,要实现城乡网格管理一体化。
按照中央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各县(市)区的中心城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覆盖。这就是说,农村到村一级、城市到社区要实现全覆盖,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
通过多道人防、技防的屏障,会形成极大的震慑作用,同时会让老百姓有更高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如果这些工作做好了,一旦有突发情况,老百姓只要报警,很快就会得到处理,从而会有更多警力投入到案件侦破等专业工作上来,这样使每一起案件都能够及时得到侦破,老百姓享受到更加阳光灿烂的治安环境。
解读
4
警务进社区、村屯、网格
强化公安接处警快速反应机制
社区和乡村是社会的最基层,也是治安防控及其他各项警务工作的根本所在。《决定》对基层警务建设规定,要加强派出所和社区(驻村)警务室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网格警务模式,实现警务进村屯、进社区、进网格,切实保证警力下沉,保证包括治安工作在内的各项公安工作正常全面开展,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巡防工作,使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强化巡防效果,规定公安巡防要以网格为基础划分巡防区域,要加强公安与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组织群防队伍巡防,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基础巡防体系。
《决定》强调要强化公安接处警责任意识和快速反应机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切实做到有警必接、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解读
5
治安防控人人有责
群防群治是实现社会治安有效防控的根本之策
如果我们走进商场,每一名营业员都是治安员,我们走进其他人员密集场所,会看到胳膊戴红袖标的工作人员,心里的安全感会增强。社会治安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社会治安防控成果的享有者,也都有责任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群防群治是实现社会治安有效防控的根本之策。
《决定》明确了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切实担负起自身社会治安防控的职责,要加强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完善巡逻检查、守卫防护、要害保卫、治安隐患排查处理等各项治安保卫制度,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决定》重点强调了要加强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为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搭建平台;要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提高社区工作者、综治协管员等群防群治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政府要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提供更多的社会治安防控公益岗位;要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规范发展保安服务市场;要动员城市管理、市容环卫、邮政快递、公共交通等行业工作人员及其他社会服务人员担负起治安防控的责任。《决定》还明确,公安机关在群防群治工作中应当发挥组织、指导和带动等骨干作用。
6
解读
参与治安防控有保障
对志愿者给予适当补助或奖励
为了保障参与治安防控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决定》规定,要对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志愿者给予适当的补助或奖励;对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社区工作者、综治协管员等群防群治队伍成员给予适当的补贴;对于提供重大线索、帮助破获重大案件或有效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抓获犯罪分子的,要给予重奖。今后还要完善见义勇为认定机制、补偿救济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工作。
《决定》还规定要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场站、商贸市场、医院、学校等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完善和落实治安防范责任制度,广泛建立治安协管员队伍,使公共交通车辆、站点和商贸市场都成为治安巡防、协管、预警、宣传的场所。群防群治实施好以后,在全社会的重要节点形成技防,人防的队伍会形成重要的力量,从而成为社会稳定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