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筑牢城市地下动脉 夯实百年发展之基

09.06.2017  07:55

 

港南大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现场

丹霞山路三舱管廊断面实景图

丹霞山路管廊内部实景图

建兰街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现场

金港大街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现场

丹霞山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现场

单舱管廊断面示意图

缆廊断面示意图

两舱管廊断面示意图

三舱管廊断面示意图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

 

  城市发展犹如一列高速奔跑的火车,这个轨道就是规划。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今天,我们将在长春新区空港管廊的建设中体会到,什么叫“不折腾”,什么叫科学规划,什么是真正的百年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布置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时指出,要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提升防汛抗洪和减灾救灾能力。国务院此前连续下发了两个基础设施和管线建设的文件,部署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

  早在2015年7月,我省就被国家正式确定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试点省,计划到2020年完成1000公里左右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任务,初步建立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协调发展的格局。2017年夏初,长春新区空港经济开发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如火如荼,成为省内最让人瞩目的样板。

  空港经济开发区是长春新区四大组成部分之一,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在域内,城市定位是东北亚区域开放与合作的核心区及中国北方生态智慧城市示范区。空间规划上分别打造西部临空产业发展翼、中部漫活田园翼和东部国际合作发展翼。在这一宏阔规划的大背景下,新区蓝图设计方面可谓处处有神来之笔,空港经济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的点睛之笔就是地下综合管廊,即在城市规划之初,就执行“先地下,再地上”的战略,把地下生命线的打造放在日程之首。

  空港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科学,体现了建设者的智慧和发展为民生的仁心。“先地下,再地上”的理念,磨刀不误砍柴功。作为转变城市建设理念的民生工程,综合管廊是城市建设的拐点和转折点,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应有之义外,更能提升城市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空港地下综合管廊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精心规划。将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规划的骨子里,把城市当成艺术品精雕细刻,科学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城市的整体价值。虽然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这是一笔最划算的账,一次建设,受益百年。

  空港地下综合管廊智慧管理,体现了现代化城市的便利和信息社会的高效与智能。从建成效果看,地下管廊将各种管线都纳入一个地下通道,为城市发展预留地面空间,最大地发挥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从管廊的运行来看,实行智能化管理,可以提前预判,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我国许多地区目前已建成的地下管廊稳定运行,丰富了城市的物理层次,也丰满了城市的发展层次,是实现空港经济开发区“快港慢城”理想状态的“良心”工程。

  空港经济开发区建成这一地下动脉,是立足于夯实支撑“空港”长远发展“底盘”的心血之作,是从运行层面塑造城市之“”,从宜居层面留住城市之“”,从发展层面追求城市之“”,必将成为长春新区诠释现代化都市精神的建设经典。空港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过程,也将是长春新区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的有益探索。我们相信,未来,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将备感城市生活的方便、舒心和美好。

  作为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不仅肩负着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东北新一轮振兴、加快哈长城市群建设、落实长吉图战略等重大使命,更承担着加快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推动吉林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历史责任。

  在建区之初,长春新区已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列入规划,作为现代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性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被长春新区摆在重要位置。统筹长春新区市政管线需求,优化官网系统,提升供应保障,打造长春新区重大生命线输送通道。规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区域,适宜入廊管线应纳入地下综合管廊,既有管线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有序迁移至地下综合管廊。以地下综合管廊研发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集成市政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建设高效、便捷、可靠、动态的数字化市政体系管理平台,实现市政设施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打造东北地区智慧市政示范区。

  坚持百年大计,立足建设百年工程,长春新区打造城市地下生命线,在所属开发区——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我省首个区域性全覆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

  打造绿水青山梦想之城的地下风景线

  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是长春新区四个开发区之一,作为长春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带动国家级新区快速崛起与成长的责任与使命,将重点发展国际事务合作和航空物流产业,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东北亚区域开放与合作的核心区,中国北方生态智慧城市示范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具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距离长春市约30公里,距离吉林市约70公里。连接长春市与空港的市域快线已启动建设,建成后将与长春地铁2号线无缝联接;全省最大的民用机场龙嘉国际机场坐落在区域内;五洲大街、金港大街、港城大街纵贯南北,长吉高速、港南大路、丹霞山路、长石公路、长吉北线横穿东西。区域内,随着一批道路桥梁工程的实施,正在着力构筑“八纵五横”交通网。

  空港经济开发区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一河”、“两湖”、“四山”、“十水系”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一河”即第二松花江支流饮马河、“两湖”即石头口门水库和正在规划治理的龙泽湖、“四山”即长白山余脉大黑山中的庙香山、仙名山、杏花山和鸡冠山,“十水系”即饮马河十条支流形成的水系。

  按照城市规划,空港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打造“两区五城”。“两区”即“东北亚区域开放与合作核心区、中国北方生态智慧城市示范区”;“五城”即合作共赢的国际城、运动活力的健康城、创新包容的知识城、高效宜人的智慧城、自给共生的生态城。空间布局是“西产业、东生活、中田园”。西部临空产业发展翼包括机场区、航空物流园区及高端装备制造园区;东部国际合作发展翼包括国际合作与高端服务核心区、城市综合配套及冰雪运动服务基地、知识产业及相关配套区、绿色养生及休闲旅游度假区、休闲体验基地;中部漫活田园翼主要为创新都市田园区。产业发展思路是以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为依托,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实施“航空物流先导、临空制造配套、现代服务支撑”的发展策略,构建形成“6+2”的开放型临空现代产业体系。“6”即六个高端服务产业:航空物流、数据信息、商务金融、文创教育、会议展览、体育健康;“2”即两个高端制造产业:智能控制与感知技术装备制造、冰雪体育运动高端装备制造。

  为支撑产业发展,空港经济开发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目前,正在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坚持地上地下同步建设,以国际化视野,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打牢坚实基础。

  空港经济开发区高标准、全覆盖规划到2030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447公里

  如果说表面的光鲜亮丽映射出城市的风貌,埋于地下的基础设施的水平则反映一个城市的“良心”。地下综合管廊,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地说,就是将现在直埋在地下的各种市政管线统一安放到一个共同的“房子”里,维修和管护转入地下,管线得到更安全的保护。

  自从1833年的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管线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后,迄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百年探索、研究、改良和实践,其技术水平已完全成熟,并在国外的许多城市得到了极大发展,并已成为了国外发达城市市政建设管理的现代化象征和城市公共管理的一部分。1994年,我国第一条较具规模的地下综合管廊在上海浦东新区投入运营。20年来,上海、广东等国内发展较快地区先后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目前,国内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经非常成熟。

  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在我国全面开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以筑牢城市“里子”的方式开启中国的“地下管线革命”,吉林省被国家确定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份。

  长春新区建设需要发展新型的市政基础设施,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区域长远的发展提供支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必不可少。长春新区空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先行先试区,整个区域都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空港经济开发区管廊规划按照高标准、全覆盖的原则,分为三个层级,即干线地下综合管廊、支线地下综合管廊和缆线地下综合管廊。断面形式以矩形为主,分为单舱、双舱和三舱三种断面形式。规划至2030年,建设管廊447公里,其中,地下综合管廊92公里、缆廊355公里,计划总投资83亿元。计划入廊管线包括给水、热力、电力和通信。

  空港经济开发区住建委建设工程处处长助理徐京彩介绍:“2017年计划启动管廊建设29项,长105公里,其中,三舱管廊14公里,二舱39公里,单舱管廊14公里,缆廊38公里。”综合管廊采用现浇法施工,缆廊采用预制拼装法施工,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管廊浇筑已累计完成1163.92米,缆廊预制完成2382米。丹霞山路、金港大街、港南大路、建兰街等管廊工程都按计划有序建设。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作为空港经济开发区管廊规划设计单位,在深圳、福建、珠海等地都建设了地下综合管廊,具有非常成熟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经验。地下综合管廊技术经过了上百年的历史发展与完善,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也有一些成功的范例,目前技术上已经成熟,运行也十分可靠,这些均为空港经济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春设计分院院长涂俊说:“以往的道路管线都是单独铺设,随着使用年限增加,管线出现老化和破损的情况,对管线进行维修就需要破拆马路,即增加成本也为市民生活带来不便。而地下综合管廊则是与国际化接轨,在地下建综合廊道,集约的把管线集中在管廊中,把管线纳入廊道,既便于检修,又可节省空间,更便于对管线的科学管理,目前我们对管廊技术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空港经济开发区具有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绝佳时机。空港经济开发区主要为新开发区域,拟建工程范围基本没有需要保护或迁改的建筑物、管线等,工程具备良好的实施性,同时已建成道路两侧或一次均预留有绿化带,可利用绿化带结合超高压电力线路入地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布置。空港经济开发区在规划阶段就在市政建设中引入“地下综合管廊”这样一个市政综合配套设施,将有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顺利、高效、高标准的建设。目前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技术成熟、实施性强,由于管廊工程位于道路下方,与道路同步建设时,在地基处理、基坑围护等方面可以结合道路工程开展,能够有效的节省投资。

  空港经济开发区作为长春新区的核心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备性、便于接入性、使用安全性、可持续性及便于维护性均体现空港经济开发区城市建设的先进性。在对空港经济开发区用地布局和市政管线专项规划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地下综合管廊确定为干线地下综合管廊、支线地下综合管廊和缆线地下综合管廊三个层级。

  ——干线地下综合管廊一般设置于机动车或道路中央下方,承担稳定、大流量的运输,主要连接原站与支线地下综合管廊,一般不直接服务沿线地区,主要管线为高压电力电缆、信息主干电缆、给水主干管道等。

  ——支线地下综合管廊主要用于将各种管线从干线地下综合管廊分配、输送至各直接用户,一般设置在道路两旁,容纳直接服务于沿线地区的各种管线,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内部空间较小的特点。

  ——缆线管廊采用浅埋廊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其结构尺寸小,且埋深小,其投资和施工难度也相应较小。

  管廊断面以矩形为主,或者管廊上顶为拱形、下方为矩形,按照市政管线类型分为单舱、双舱和三舱三种断面形式。据涂俊介绍,管廊断面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管线空间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和进行调整和组合,空港经济开发区金港大街管廊建设高度能够达到5米。地下综合管廊埋深在地下2.5米,在冻土层下,荷载都是经过计算的,绿化带和道路荷载不同,另外,地下综合管廊在抗震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空港经济开发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单位是国内地下综合管廊规范的参编单位,参与建设二十二冶集团,中铁建十七局等施工单位也都具有一定的管廊建设经验,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常务副经理张龙表示,“目前,我们正在进行24小时施工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也在不断优化管廊建设技术,可以合理控制管线的运行,防止预埋件发生错误。

  完备的城市基础建设和空港的地缘优势对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十分有利,管廊建成后,路面上将非常简洁、干净,能大大提升新区的城市形象,展现新区“低碳、生态、智慧”的城市建设理念。

  除了绿化的树木和照明的路灯,道路上方密如织网的各类线路就都不见了。地下管廊投入运营后,不仅地下的各种管线维护管理方便,地上的各类线网成功入地,也将有效“净化”城市空间。

  在空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符合国家要求,将通过新型的市政基础设施,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区域长远的发展提供支撑。

  智能化管理运营

  彰显智慧城市特色

  整个管廊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隧道,各种管线贯穿其中,人可以在管廊内行走。所谓人在管廊中行走,并不是说普通人可以随时进入管廊,而是专业检查人员定时对管廊进行检修和查看,或是根据智能管理中心的报警系统指示到达相应位置排除问题。空港经济开发区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同时启动智慧中心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不只是传统的地下构筑物,而是智慧的管廊,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由监控中心采集数据,任何一条管线出了问题,通过检测手段将问题和数据及时上传并发送指令,便于专业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地下综合管廊的智能监控,包括传感器的铺设,监控中心进行日常巡视,未来还将会采用巡检机器人,把所有的问题反馈到监控中心,可以智能关闭防火门,或者打开逃生口。

  涂俊介绍,我们把BIM技术运用到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当中,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的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地下综合管廊运用BIM技术建造信息模型,把管网的模型建立出来,融合设计内容后移交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将施工相关数据也放置在模型中,在模型中每个构件的信息都能看到,最后移交给业主,使用者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到管廊的三维模型。

  空港经济开发区地下综合管廊每间隔400米就设计一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内还将设置投料口和逃生口,用于向管廊内投放管线和做紧急情况逃生使用。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彻底解决“马路拉链”问题的同时,地下综合管廊还将为美化城市景观增添了新的途径。据徐京彩介绍,空港经济开发区将对管廊投料口进行单独研究设计,结合绿化带景观进行隐藏式设计,按照每条道路的风格以城市小品的形式呈现,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也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

  记者直击

  给百姓绿色空间 为城市发展留白

  北国六月,万物葱荣。正值黄金施工期,在空港经济开发区记者看到,整个开发区如同一个大工地,各大施工单位加班加点抢工时,一张白纸写蓝图的开发区在“先地下再地上”的科学规划和施工理念指导下,首战便是啃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这块“硬骨头”。

  2014年习近平考察古都北京,第一站选择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当时网上曾有人建议,应多给城市留点“没用的地方”,长春新区空港地下综合管廊的功能之一就是给老百姓留绿地和空间。

  在空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楼的规划沙盘前,记者感受到这座未来生态新城在设计方面的动静结合与忍痛割爱。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宜居宜业,“空港”的理念是“快港慢城”,快是为临空产业打造的空铁陆大交通层面的快进快出,慢是为中心城区谋划的步行与公交为主的城市小交通模式。要做强临空产业,就要把天空让出去,同时在地下做文章,于是,空港在很多设计者眼中,割爱了最有范儿的CBD,最繁华处,也没有几乎是现代化都市标配的摩天大楼。但同时,此地的居民,将有幸享受没有管线与高楼遮挡的净空,乐享吉林省最发达的地下管廊。

  在拿到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图纸上,记者眼前幻化出的是一个干支发达,血液澎湃的地下动脉。规划中,“空港”城区地下将被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综合管廊三个层级全覆盖,并根据管线粗细和功能的不能,设计了单舱、双舱和三舱三种断面形式。到2030年,将建设管廊447公里,计划入廊管线包括供水、热力、电力和通信管线。如此庞大的百年工程,收纳了数百年来在城市地上和空中密布的蛛网,会节省多少空间?

  地下管网虽然看不见,但其强大的“输血供氧”能力折射的是城市的竞争力和责任心。采访中,最让规划者、设计者激动的是地下综合管廊的后期管理,即引入最新一代BIM信息技术,建设智慧维管系统,使地下管廊在运行管理上如行云流水。除去维修人员巡检外,维管方面甚至还考虑到投入巡检机器人。据介绍,管廊将建立世界一流的智慧控制中心,届时,纵横几百公里的廊道内,除了各种以教科书方式整齐排列的管线,还有无数监控设施和无缝覆盖的传感器,360度无死角,一旦廊内压力、空气浓度、温度等数值有“风吹草动”,数据将于第一时间反馈到监控中心。廊道内的火灾预警和喷淋装置当然一个也不能少,为加双保险,每隔400米还将建防火门。考虑到各种突发情况,廊内将人员出入口与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结合设置。在地上,每隔几百米,还有精心设计的建设小品——融入城市环境风格的投料口,投料口是管道和设备投放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今后综合管廊内管线维修、更新的投放口。目前,空港管廊代表国内一流水平,明年,随着工程推进,将是我省面积最大的地下管廊示范区。

  当下,开发区内港南大路、丹霞山路、金港大街等几条主街全面开挖,俯视这片热土,钢筋混凝土浇铸的这条动脉蜿蜒而壮观。两年后,空港经济开发区城中心将完成地上一湖八馆的绝世美景,届时,主干路的地下管廊也将建成,虽然居于其上的人们,看不到地下的流光溢彩,却一定能体会到与地上风光互为表里的这条地下生命线带来的巨大便利。未来,在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带动下,将有更多吉林人在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建设中,勤勉创业,诗意栖居。

  长春新区招商电话:0431-8133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