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一个开放包容的新区
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加强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努力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驼铃声声、帆影幢幢,万里丝路,连通东西方,跨越古与今。
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着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增进了亿万人民的民生福祉,为人们带来沉甸甸的获得感。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将吉林确定为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线;将长春确定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节点城市,依托这个节点,打通中欧国际运输主通道。
作为振兴吉林发展的前沿阵地、长春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引领示范区域,长春新区位于东北三省的核心腹地,是东北亚区域的几何中心,又是环渤海、环日本海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国际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并被国家赋予“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重要平台”这一战略定位。
放眼世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实施,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长春新区在国家开放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位置,肩负着成为东北地区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重要窗口的重大使命。
当前,我省正处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又迎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春新区建设,并对《长春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给予充分肯定,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引领带动作用,搞好哈长城市群、中部城市群、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建设长春新区既是国家给予我省乃至东北地区加大支持力度的一项重大举措,又是我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做好改革谋划的一篇全局性大文章。
肩负的责任与担当要求长春新区多一些拼劲和闯劲、多一些探索和创新、多一些实干和积累、多一些谋划和定力,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及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格局。
长春新区立足“一带一路”构建陆海三通道,通过强化空港、内陆港建设,促进区域人文交流、产业合作和经贸联系,积极构建中欧陆路运输通道和两条海上运输通道,融入“一带一路”,实现与欧洲、北美地区的合作;通过与珲春对外开放门户的直接联系以及对欧洲、北美洲的经贸往来,保障国际内陆港和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地位的建立。
长春新区通过加快建设重要的物资加工和储备基地、东北地区物流集散的枢纽和面向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提升腹地支撑能力,加强与窗口、前沿的合作,促进长吉图一体化发展,并坚持以贸易为龙头,逐步打开出海物流通道,畅通内贸外运的国际运输网络,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北线的新平台、新门户和新通道,助推吉林省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长春新区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举措,推进新区建设行稳致远,阔步向前,向着一个开放包容的新区不断迈进。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致力于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促进沿线国家间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自由融合的“一带一路”倡议,因此次高峰论坛而凝聚更多共识、明确合作方向,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将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对接地之一的东北亚地区,由此迎来了更佳的发展机遇。吉林省位于东北亚核心腹地,是国家圈定的“一带一路”建设18个重要省份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多的时间内,正加速对外开放步伐,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东北亚腹地显现大开放格局。在省内,以长春市和吉林市为腹地,以珲春市、通化市为窗口,长吉一体化、延龙图一体化等组团协同,形成点、线、面递进发展的格局;省会长春是吉林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长春新区作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一带一路”北线的新平台、新门户和新通道,正努力推进一批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以开放之姿阔步向前
2016年2月3日,长春新区由国务院批复设立,成为第17个国家级新区。国家批复的长春新区总体方案赋予了长春新区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长春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它承担着落实国家战略任务、带动区域振兴发展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也承载着新区人的梦想。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的重点功能平台,将成为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并将在拉动区域经济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长春新区位于东北三省的核心区位,是东北亚区域的几何中心,同时又是环渤海、环日本海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国际地位和带动作用十分突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长春新区开放发展理念正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把握。长春新区所倡导的对外开放,是要以新思路、新举措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既立足吉林省,充分发挥吉林省资源优势;又放眼全国,更好利用国内市场;最终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只有把长春新区发展置于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才能获得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和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更多财富。
开放是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然选择。长春新区是加快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向北开放窗口的新平台。在国家“一带一路”路线图中,吉林省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线,确定为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那么,长春新区作为吉林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将通过加快建设“三大通道”,也就是联通欧洲与东北亚的国际陆路运输通道、连接北冰洋航线的北向海上新通道以及连接印度洋航线的南向海上运输通道,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大格局,最终实现向自由贸易区过渡的目标。
开放是实现吉林振兴的必由之路。长春新区是深入实施长吉图战略、加强图们江区域合作的新引擎。长春新区地处长吉图先导区的核心腹地和内陆端口,是重要的物资加工储备基地、东北地区物流集散的枢纽和面向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将通过构建创新型、开放型产业体系,并以贸易为龙头,加强与窗口、前沿的合作,与东北亚各国共建产业园区,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有效带动长吉图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图们江区域合作水平。
开放是东北振兴的动力之源。长春新区也是带动周边区域合作、促进东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支撑。长春新区从区位上来看,在东北振兴中具有“中间联通、腹地广阔,中间突破、全盘皆活”的作用。下一步,长春新区将充分发挥东北“中心”的区位优势,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促进“哈长城市群”和哈大经济走廊建设,带动相邻省市协同发展,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打造对外开放平台
长春新区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发展蓝图,高标准编制了“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实现以规划整合资源、集聚项目、引领发展。坚持“项目立区、创新驱动、贸易先导、扩大开放”,加快建设两大港口、四大商务中心、十大产业园区,随着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下一步,长春新区将以更加有力的行动把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
2016年,长春新区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均突破1千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了100亿元。长春新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各项基础性工作全面夯实,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全面激发,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着眼于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加快融入到国际发展的大格局中。
重点推进“两港”建设。通过加快国际空港和国际陆港建设,变“通道经济”为“枢纽经济”,全面提升新区的国际服务功能。国际空港要开辟新的客货运航线,建立“大通关”体系,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引入广东龙浩集团,对龙嘉国际机场进行扩建,构建国际“大通关”体系,开辟俄罗斯、北欧等客货运航线,远期客运吞吐能力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40万吨,打造东北亚区域门户枢纽机场。成为东北亚区域航空物流枢纽。
国际陆港将加快建设货运集散中心和“铁海联运、公铁联运”无缝对接物流通道,远期货运能力3300万吨,打造东北最大的铁路综合货场,成为东北亚陆海联运通道核心枢纽。依托铁路综合货场建设,通过完善口岸服务功能,建设保税中心、海关监管多式联运等功能性设施,打造智慧公路港和国际内陆港,远期建成18条铁路线,可承载年运量3300万吨,成为“一带一路”北线通道的重要枢纽节点。
提升国际服务功能,围绕打造核心区服务功能,促进各类要素集聚,加快推进“四大商务区”和“六大中心”建设。在每个区域率先打造核心功能区,加快提升新区的集聚功能和现代化水平。北湖龙翔国际商务区集会议酒店、科技创新、商务金融、旅游休闲及生活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打造高端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商务区。空港国际商务区主要打造国际会议、会展、接待、公共服务、规划展示、文化交流、领事馆等功能,成为服务东北亚区域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区。国际物流中心服务区主要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出口展示交易中心、金融保险服务中心等特色功能区,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壮大。长德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干雾海河生态景观,主要建设商务金融、文化休闲等功能,服务于现代农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四大商务区”到2020年要全部建成,形成集商务服务、文化交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东北亚商务中心。
“六大中心”包括科技创新、物流集散、金融服务、数据信息、交流合作和质量检测中心,要打造成为立足吉林、服务东北、辐射东北亚的生产性服务中心。
精心培育“十大产业园区”。围绕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结合各开发区的不同产业定位,确定重点培育的产业园区,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北湖科技开发区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航天信息产业园、东北亚大数据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长德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空港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临空产业园、绿色健康产业园和国际教育与信息产业园。目前,每个产业园都引进了龙头带动项目,如航天信息产业园有吉林“小卫星”项目,东北亚大数据产业园引入华为大数据项目,通用航空产业园引入温德克飞机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入北大未名生物农业项目,绿色健康产业园引入山东泰山集团投资的体育文化产业中心与高端冰雪运动装备制造项目,以及普仁国际养老健康基地项目。
建设打开国际视野的开放性场馆
放眼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东北亚区域各国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这为吉林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西部生态经济区、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这一功能区规划并进,中新吉林食品区、东北亚博览会、大图们江倡议等平台作用显现,区域一体化格局日渐明朗。
为强化国际服务职能,参与国际分工,集聚国际要素、产业要素以及人才要素,长春新区规划建设辐射国际的开放性平台,积极打造面向国际的开放枢纽、人才集聚、科技创新、商贸金融、智慧数字、国际活动的开放性产业中心。其中,开放枢纽平台包括东北亚国际航空港、东北亚国际内陆港等7项;国际活动平台包括东北亚国际会展中心、东北亚国际会议中心、东北亚国际合作事务中心、中国国际智能装备制造博览会等12项;科技创新平台包括机器人研发中心、健康食品研发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等20项;智慧数字平台包括华为云数据中心、工业大数据平台等4项;商贸金融平台包括韩币结算中心、东北亚区域分销中心等15项;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包括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中心、国家运动员转训基地、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23项。
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末的第一轮对外开放还存在着从沿海到内地,从边疆到内陆,从城市到乡村这样的先后次序,那么,新一轮更高层级的对外开放则会将这种先后次序完全打破,更倾向于顶层设计和创新——既要有纵观全局的气魄,也要有细致入微的人性化考虑。在这样的框架下,无论是拥有天然优势的沿海地区,还是偏居一方的内陆省份,都将被推到全球一体化的舞台上,加速与世界的互联互通。
长春新区面对开放任务,多点发力,正在形成集国际会议、会展、接待、公共服务、规划展示、文化交流、领事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现代化产业集群,仅从这一点上看,具有全局意识的“顶层设计”和创新元素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区域发展,文化先行。信息一体化是新区对外开放体系中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便是要打通区域内的信息壁垒,跨越地域界限,消除不同文化间的隔阂,在交流中互学互鉴,最终作用于新区发展,实现与世界的互惠互联。
根据规划,韩、日、中、蒙、饿等多国文化、教育、民俗、科普的东北亚文化艺术中心将汇集到长春新区。未来,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俄罗斯的芭蕾舞,还能感受到日本的现代时尚文化、购买到东北亚国家的艺术品……浓厚的东北亚艺术文化气息将通过多种形式完美呈现。建设各类世界级水平的特色场馆,这不仅是打造新区软实力的有效路径,也是区域发展智慧与创新的“兵工厂”,更展现了新区牵手世界的满满诚意。
丰富会议会展平台,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国际事务平台,提高国际公认度,策划国际活动平台,提升区域软实力。东北亚国际会议中心、东北亚国际艺术馆群、长春大剧院、“一轴六馆”文化街区、长春新区自然博物馆、航空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近30个各具特色的场馆已经在长春新区开启服务吉林省、服务东北亚、服务全世界的重要功能。未来,长春新区将服务于“一带一路”,也得益于“一带一路”,全面融入“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和发展脉络逐渐成形。
从这里走向世界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幕,开启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发展新时代。作为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共襄盛举,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经济发展格局出发,积极探索和定位自己在这一轮国际大合作浪潮中的角色。
从世界经济格局来看,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从倡议变成共识,由理念落地生根,通过打通陆上和海上新丝绸之路,构筑欧亚经济大弧圈,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正推动欧亚经济要素和经济资源的快速流动,带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格局重组,“一带一路”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动能。
从中国经济格局来看,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东高西低、南先北后的发展格局,为了打破这种格局,重塑五大发展的战略新局,国家对新一轮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华北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密集的战略部署,近期更是隆重推出雄安新区,并赋予其和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一样的战略重任。说明国家为了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从根本上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这样,国际和国内经济格局就有了一个战略交汇点,那就是处于新一轮振兴中的东北、正在大开发的西部、协同发展的华北京津冀地区,从地缘上自动汇入“一带一路”合作发展进程,成为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在这样一个大格局下,东北地区如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就能在下一轮的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早日实现全面振兴和建成小康社会。长春新区作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全面振兴的“排头兵”,正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纵观东北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长春新区都处于一个十字交叉的核心地位,是哈(尔滨)大(连)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交叉核心,上接黑龙江下连辽宁,是东北经济大走廊的地理中枢。
更重要的是,长春新区所在的吉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产业、人才和生态优势,如果长春新区能够借助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格局的重组,能够充分利用吉林省的资源禀赋和诸多优势,就有可能领先一步,突破现有振兴开放的瓶颈,从而给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振兴大业提供全新的路径。
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从建区伊始,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战略使命,立足东北亚,放眼全世界,以引领区域增长为己任,主动构建联通国际的战略性枢纽和开放平台,除了面向东北亚布局开放之外,还积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向北借助北冰洋航线,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通道;向西构筑中蒙俄国际大通道,衔接一带一路北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借助传统航道,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线并进,通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发展进程,从这里走向世界,让互通贸易成为民生的福祉,让国际合作成为振兴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