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强力推动秸秆全域禁烧
原标题:
全力构建不敢烧 不用烧 不想烧工作格局
长春强力推动秸秆全域禁烧
实施农作物秸秆全域禁烧,事关全市秋冬春环境空气质量和黑土地保护。日前,长春市政府专题部署秸秆全域禁烧工作,要求调整优化秸秆禁烧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持续推进秸秆处置“5+1”模式,大幅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建立完善秸秆露天焚烧火点处置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全力形成“通过严格管控不敢烧、通过‘五化’利用不用烧、通过培育市场不想烧”的全域禁烧工作格局,守护好“长春蓝”,保护好黑土地。
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各县(市)区、开发区是秸秆全域禁烧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严格落实市县乡村屯5级网格化监管体系,确保上下贯通一抓到底。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建立秸秆离田、禁烧监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四本账”,形成目标、措施、时限、责任“四个清单”,切实做到“块块有人包,处处有人管”。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线一级公路两侧1公里范围内,必须优先处理到位,坚决防止因焚烧秸秆引发交通事故。
截至目前,全市已划定5级秸秆全域禁烧监管网格20573个,其中1个市级网格、17个县(市)区级网格、132个乡(镇)级网格、1673个行政村级网格、15340个屯级网格。设各级网格长18750人、各级网格员18524人、监督员3702人。
综合利用落到地块。长春市农业农村局将秸秆还田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开发区,落实到具体地块。全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梨树模式”,制定年度免耕、深翻等计划,出台水稻秸秆还田和低留茬收割作业标准,推广深埋、旋耕、春搅浆、秋搅浆等作业技术。全力推广秸秆打捆直燃技术在乡镇供热领域应用。市畜牧局推动1000万肉牛工程尽快落地,将秸秆综合利用量落实到具体县(市)区、开发区和乡(镇)街,加快推进秸秆和畜禽粪便协同处置进程。市发改委支持生物质发电企业加大秸秆消纳量;大力推广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配套专用炉具,加快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清洁取暖改造。市工信局加快推进以秸秆为原料的新型建材、包装材料、制浆造纸、纤维素乙醇等项目建设,切实提高秸秆附加值。各县(市)区、开发区,以乡(镇)街为基本单元,科学确定秸秆发电、还田、肉牛养殖规模,明确“五化”利用处置目标任务。
强化信息化监管手段。建立“由卫星遥感+视频监控发现秸秆火点、快速反应,到指挥扑灭火点、再到火点处置情况反馈”等全链条火点管控处置体系。综合遥感监测技术、网格化监管体系、地理信息等,实现各级网格长、网格员责任精准到人等应用功能。强化“发现问题、压实责任、强化考核、精细管控”,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化等先进手段,全时段强化巡查监管、指挥调度、巡查预警、督导帮扶,对全市秸秆露天焚烧污染实施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闭环管理和智能化管控。实行24小时不间断“地毯式”巡查检查,白天查“黑斑”,夜间查“火光”,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扑灭火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公安、发改、林业园林部门等5个市级包保督导组,对各自包保的城区、开发区进行跟踪督查,严防死守,严格监控,不留死角,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焚烧行为。
压实无害化兜底措施。据测算,2021年全市剩余秸秆量为115万吨。各县(市)区将充分利用配置的100台秸秆移动式焚烧炉,对剩余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置。同时建立基层网格化灭火体系,强化人员、车辆和装备配备。接到监控指挥系统灭火指令后,第一时间组织灭火,确保半小时内灭火。
探索市场化机制支持。积极落实秸秆全量化处置财政补贴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化机构参与秸秆全量化处置工作,逐步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秸秆处置提供组织、人员和设备保障。
从速从严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落实《长春市秸秆禁烧量化考核责任追究办法》,把秸秆全域禁烧作为考核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绩效挂钩,同时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加大问责力度,对管控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实行量化问责,刚性问责。加大典型案件查处力度,形成强大震慑,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来源:长春晚报 记者:李德庆 通讯员 李春晖 孟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