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民讲述东三马路那些年的那些事儿
1947年11月,我出生在长春市东天街的柳明路,第二年,解放长春之战,我们举家迁往东三马路。从小时候起,我一直生活在这里,从小学到中学直至成家,之后我才离开这条并不古老的小街,可以说,东三马路承载着我孩提、青少年时期最珍贵的记忆。
所谓的东三马路,主要西起大马路的永春路南口,东至长通路,约有一公里多的路程。从我记事时起,这就是一条生意十分兴隆的马路。它与大马路相交向南奔南关,向北便是四马路、五马路、六马路到七马路,这些东西走向的马路把主干线南北走向的大马路分成几段,构成了网络式街道。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到七八十年代,这里一直是老长春的商业中心,是长春最为繁华的街路,两边各类商店林立。
我家的对面就是长春最早的老市场,建于开埠后的1912年。从东三马路向北走至东四马路,这里聚集了几百户服装鞋帽、日杂百货、药材等店铺,同时还伴有浴池、茶馆、戏院、饭店等餐饮娱乐设施。
老长春澡堂子的排场
一直到今天,不少长春老人还对多年前的澡堂子怀着美好的记忆。那时候的澡堂子是老排场,门口挂着白色的串灯笼,开业前升起,晚上降下,远看像一串珍珠。东三马路上就有澡堂子,在我印象中,当时的澡堂子休息间是非常宽敞的,木制的床一对对均匀摆开,两床之间有一茶几,上面摆着茶壶、茶碗。衣服都装在床下面的小柜里,而大人比较体面的衣服都由服务员用竹竿挑挂在床上边的通竿上,一排排挂得琳琅满目。
旧时代许多人在休息时洗澡,一泡几乎是一小天儿,许多买卖人或手艺人都把每月一天的休息用在泡澡上。澡堂子内各类服务齐全,有修脚的、搓澡的、理发的、卖小吃和茶叶糖果的。一进澡堂子,跑堂的会立刻迎上来,吆喝一声:“里边请!”随即领你找位置,然后先把外衣用竹竿挑挂起来,再给你拿来新洗的大浴巾和干净的拖鞋。
浴室中间有两个用白瓷砖砌的大池堂子,靠里边的水热,靠外边的略凉一些。进门处有个小池堂子是供儿童用的,水自然更凉一些。很多年,我一直在这个小池堂子中洗澡。澡堂四壁也用白瓷砖砌成,在门边一侧还有专供洗头的木盆。池内不准打肥皂,所以来洗澡的人基本都先下池泡,泡透了出来搓泥,然后再打肥皂或用小木盆冲洗。洗好后出浴池,门口设有专供擦脸的热毛巾。回到自己的床位可披上毛巾被倒下小憩,也可趁汗热未退,沏壶好茶,抽着烟,与熟人聊天,直到慢慢地入睡。一觉醒来浑身安泰舒坦。快到中午肚子饿了,澡堂子内有专卖小吃食的人提着篮子送到床边。那时的吃食比较简单,是一般市民级的低消费标准。
洗完了澡慢慢腾腾穿上衣服,跑堂的过来用竹竿挑下外衣,穿戴好后,跑堂的直送到门口,说声:“走好,回见!”那时澡堂子的服务非常好,待人很客气。跑堂的一天也闲不着,不断地挂衣服递浴巾,不断地用拖布拖地,水磨石地面总是锃光瓦亮的,没有一点油腻和滑的感觉。
那时洗澡不定时间,有的人甚至洗一天,睡个回笼觉后再下池泡个把时辰,直到晚上闭店落幌才走。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长春一般的浴池还保持着这一服务模式。现在回想一下,那时洗澡也是件有滋有味有情趣的事儿。
曾热闹一时的戏园子
我上小学时,东三马路的老市场还是挺热闹的,马路两旁有很多店铺,有卖鞋帽、杂货、布匹、药材的,还有修理行业,如修乐器、钢笔、打火机、收音机之类的,一般都是前店后厂。但到中学时候,老市场胡同就逐渐萧条了,当时许多个体商店已经实行了公私合营,归到东北商场,小门小户的铺子慢慢变成了民宅。
在老市场的东侧有一座长春当时著名的戏园子叫“燕春茶园”,始建于1912年的开埠建设高潮中。这座茶园建成之后,曾一度是老长春最热闹的去处,当时通宵达旦,盛况空前,是长春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我记得这里曾举办过志愿军入朝誓师大会,后来在这里上演的评剧、电影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记得,为庆祝建国十周年,长春市评剧院的献礼剧目“密建游宫”,曾在这里上演,轰动一时;伍子胥鞭尸复仇的故事也从这里让长春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时吉林广播电台的转播车开到剧场外,向全市转播演出盛况。那时虽然没有电视,但是收音机的实况转播,也让市民们如痴如醉。
后来燕春茶园经历了多次更名,由电影院变成舞厅,又变成旱冰场……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长春兴建了工人文化宫之后,这里的热闹局面才让位于工人文化宫。
著名的平康里
东三马路南侧,从大马路世一堂北侧胡同进去,一直到旧消防署的永长路边,这条长长的胡同就是老长春著名的红灯区——平康里,它始建于开埠后的1912年。昔日,平康里胡同两侧和周边的小房舍,多有一字排开的小门楼。进院后,是一字排开并对称的青砖瓦房。多数房间仅有七八平方米,很小,房间内仅可放下一床一几而已,一门一窗,十分简陋。当然也有些较大的房间或套间、三间套甚至四间套。据记载,平康里最红火的年代是开埠后的1912年前后,这里集中了老长春的所有妓院。长春沦陷后,日本人开办了“新天地”妓院群,俗称东、西圈,平康里便日渐衰落了。
昔日的平康里胡同内还开设了升平茶园,其规模和建筑也十分壮观。它是一座仿欧洲巴洛克式建筑,半浮雕式的拱券和纹饰,典型的砖木结构。内为天井式建筑,四周是环廊开间,走廊高三层。这座建筑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才因有倒塌的危险而重建了居民楼。1928年,东三马路集中了燕春茶园、升平茶园和老市场内的崇德茶园,除此之外,加上西四道街的龙春舞台、新民胡同的爱园茶园,统称为长春五大茶园。
东三马路的饭店在解放后就不那么兴旺了,但在上世纪50年代前期的燕春茶园对面,还有一些灯红酒绿的小饭馆,如北京酱肉铺、三盛合包子铺、大灯笼酱肉铺以及长茂烧饼铺等。那时每到夜幕降临,燕春茶园霓虹闪烁,马路旁停满了小轿车和老式大马车等。此外,东三马路上布满了果子铺、药铺、医院、产院、牙社、理发馆,还有教会、幼儿园、会馆等。据《长春县志》记载,开埠后的东三马路,建有吉林陆军医院、稽查处、无线电台、电报局、消防局、警察教养工厂、地藏寺等。此外在路口的南北各有一药店,特别是路北老市场口的“德庆钰”药店,门脸宏阔,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仿欧式的砖木结构建筑。门口一对大葫芦,下边挂两串菱形的膏药幌,垂着一对压轴的对鱼,一看就是明显的药铺形象。
由教堂到南关区文化馆
在东三马路中段南侧,还有一座小巧玲珑的袖珍美国教堂。右为小礼拜堂,左边有个三层小楼,是神职人员的办公处。很多年后,我经过查阅资料才知道,这座教堂是“美国基督教安息日全会,由全球总会顾尔涩创建”,始建于1916年。但我从记事时起,都没见过这里举行礼拜活动。
教堂里的办公楼后来成为南关区文化馆,二、三层是图书馆,礼拜堂后来变成了纸盒工厂。
这座小小的文化馆是我学习美术的启蒙之地。著名书法家张鹏翼先生就是这里的馆员,他的书法使我受益匪浅。图书馆也曾是我课余时间经常光顾的地方。
文化馆的对面有一个很深的大院,是我一位中学同学家的院落,旧时称为“徐家大院”。大院东侧有一个大影壁,对面大门气宇轩昂,是四合院式的中西合璧的房子。正房门楼带女儿墙和欧式浮雕纹饰,水泥挂面,台阶很高。两边厢房还有游廊和装饰,室内是中式木雕传统落地罩式装饰,由于有游廊,室内光线较暗,下面还有地下室。
这座典型的上世纪30年代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两边厢房宽大明亮,中间甬道两侧植有树木花丛,十分讲究,这是我的中学同学祖父的基业,旧称“徐公馆”。据说他的祖父由山东担货郎挑来东北谋生,后来发了迹,在大马路西侧振兴合商场南侧开了家“四海盛五金行”,专营五金器材,最红火时还卖汽车。
如今,东三马路已经中落了,虽然长春发展、壮大了,但是因了儿时的记忆和情感,东三马路在我的心中,始终“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一缕缕情丝,那里的点滴回忆,依然是那样美好,永难磨灭。
口述实录——
轩宗武是长春历史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也是地道的老长春人。自幼在东三马路长大的他,对老长春这条最繁华的街路充满了感情,那里的澡堂子、戏园子、老市场、饭店商铺……深深地烙在他的脑中,而这些,也承载着从那个年代走过的长春人最熟悉的记忆。每一次踏查和接触,总能感到轩宗武对长春老城的一草一木、一街一楼是那般熟悉,他的描述总能引起老长春人的共鸣。(口述 轩宗武 整理 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