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未来5年变化是这样的

08.01.2017  17:06

  今后五年政府以全面振兴为主线,突出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努力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打造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经济发达/

  长春进入中等发达城市行列

  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经济规模加快向“万亿俱乐部”迈进,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6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全力建设世界级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服务基地,努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健康、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6个千亿级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1000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新增1000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长春进入中等发达城市行列。

  /文化繁荣/

  文化产业 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互联网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全面增强,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长春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功能完善/

  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面积450平方公里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常住人口达到80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面积达到450平方公里。快速路体系、轨道交通网络、慢行系统全面形成,畅通水平稳步提升。老旧地下管网基本完成改造,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能够满足当期需求并适度超前。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加大老旧小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力度,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辐射、集散、带动能力不断扩大,成为区域性生产要素配置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高端商务活动聚集中心。

  /生态一流/

  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2%以上

  创新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生态建设约束性指标全面达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2%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符合海绵城市标准的建成区面积达到20%。伊通河城区段成为百里生态长廊。市域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经济模式基本形成,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空气清新成为常态。

  /人民幸福/

  受教育年限提高0.5年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教育、体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稳步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0.5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7%以上。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困难群众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农村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脱贫。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全面提升,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