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司法局服务企业发展“123”工程活动巡礼

26.01.2018  00:52

 

今年以来,按照吉林省司法厅的部署要求,长春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建一个指挥部、打通两条通道、搭建三个平台”的主体任务,全面整合法律服务资源,采取强领导,定任务、建机制,强推进、抓落实,重实效的“三步”工作措施,突出“便捷、精准、高效”服务理念,扎实有效地推进服务企业发展“123”工程活动,优化了全市营商法律服务环境,激发企业经济活力和竞争能力,依法推进了重大项目建设进程,为长春全面振兴,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对北京盈科(长春)律师所服务“双创”基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市政协主席綦远方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祥分别就我市律师服务企业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中国司法》、《吉林信息》、《长春信息》、《长春改革》专刊推介了我局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经验;《法制日报》和省、市主流媒体专题宣传报道200余次。

指挥一体化,网络全覆盖,服务更便捷

  建立服务企业发展指挥系统。成立了由一把手任指挥长的市、县两级 “123”工程活动指挥部,设立办公室,配备专门人员和联络员,建立工作责任制,确保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按照省司法厅活动方案和助企发展16条措施,出台“助企发展20项创新措施”,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局党委书记、局长梁向东亲自听取各阶段情况汇报,推进“123”工程深入开展。
  建立服务企业发展网络。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法律援助中心、基层法律服务所,建立企业服务咨询窗口425个。与各城区、开发区建立协作机制,在长春新区、净月开发区等区域双创基地、创业孵化园区等,设立入驻式法律服务中心19个,为企业提供就近就便法律服务。
  组建服企发展法律服务团队(组织)。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精选599名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建76个法律服务专业团队,根据企业发展和大项目建设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与市工商联建立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制度,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市各级商会建立了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51家,有效化解企业内部矛盾纠纷。

 

法律体检防风险,助企惠企稳企成效好

  2017年,长春市司法局围绕打造“助企、惠企、稳企”平台,着力推进了企业“法律体检”、“法治讲座”及重大项目建设等为核心载体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
实施“法律体检”。将“为企业进行法律体检”纳入2017的法治长春十件实事进行整体推进。组织全市法律服务团队对接服务3027家企业,聚焦生产经营、合同管理、劳资管理、涉税风险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法律体检”,帮助企业构建法律风险控制体系。今年以来,累计为解答法律咨询8214件,起草审查合同 1.4万件,出具法律意见书5106件,参与商务谈判139次,健全完善企业重大规章制度639个,代理诉讼案件132件,办理公证2万余件,为企业融资1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达7.2亿元,减免服务费30余万元。如:吉林省建设集团是我省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资产总额50亿元,有员工12000人。“123”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吉林今典律师所团队在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活动,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大量职工未签订劳动合同和大量工程车辆未投保商业险等重大法律风险问题,及时向集团提出了法律建议,帮助企业健全完善了风险防范机制,促使企业与全体职工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为所有车辆投保商业险,有效避免和减少了企业内部的职工劳动合同纠纷、工伤赔偿纠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等涉诉案件发生,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推进依法治企。将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列入“七五”普法重点任务,通过举办“法治惠企”沙龙、“依法治企”论坛等方式,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139次、“以案释法”活动65次,开展主题法律讲座培训132场,培训企业法人、经营管理人员7920人次,不断提高“诚信守法企业”的数量、质量。2017年10月29日,市司法局、北京冠衡长春分所与省法学会犯罪预防研究会、省司法厅、省工信厅、省工商联、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吉大法学院共同主办了吉林省第二届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商端论坛——民营企业产权刑事法律保护,副省长金玉辉到会进行指导。近百名企业家参加本次论坛,冠衡分所主任王文生就民事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在论坛上作了主旨发言,得到企业家普遍认同。省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到北京冠衡(长春)所调研时,对律师所开展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促进企业平安。在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建立快速响应应急机制,为重大突发事故、企业安全生产和群体性上访等事件提供法律服务,为残疾人创办的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发挥商事调解组织作用,定期开展调解业务培训,积极化解企业内部矛盾纠纷。目前,为商会所属企业调解民商事纠纷223件,为企业及困难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363件。十九大召开前,我局积极配合政府,协调外地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做好一汽集团3000名职工涉法信访事件,确保了十九大期间的我市安全稳定。

 

靶向护航重大项目建设,助力长春全面振兴发展

  2017年,长春市司法局组织法律服务团队深度介入项目建设,根据不同需求,开展定位、定向服务。
参与项目谈判。在项目前期运作和具体实施阶段,积极参与重点建设项目单位招商引资等重大项目谈判,帮助制定谈判方案以及对各种法律文件进行草拟或者修改,审核相关法律文件并出具法律意见书,对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法律风险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估,预防法律风险发生,最大限度维护项目单位合法权益。如:在伊通河综合治理项目中。我局组织我市实力强的吉林功承、衡丰律师所2个服务团队集中为伊通河综合治理项目指挥部、市国土局、建委征收办等提供法律服务。吉林功承律师所现担任伊通河综合治理项目指挥部法律顾问,主要从项目法律风险评估、交易模式设计、管理结构合理性审查、招标采购文件审查等7个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吉林衡丰律师所担任市国土资源局、市建委征收办、伊通河管理委员会法律顾问,主要为伊通河综合治理项目提供以土地征收为主的法律服务,协助各城区制定《伊通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创建新型征收工作模式提出重要建议及意见,代起草了《长春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草案)》,推动长春市土地征收工作将纳入法治轨道。协助南关区制定《关于伊通河中段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建筑处理方案》,大大缩短了南关区国有土地上未经登记建筑联合调查组对相应建筑合法性认定的时间,确保伊通河中段征收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开展跟踪服务。对项目单位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审查,确保项目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合理科学。对重点建设项目单位的企业管理制度、合同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等相关法律问题定期进行“法律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项目单位员工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和能力。
  代理诉讼案件。对项目单位所涉案件,对非诉讼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依法进行代理,通过诉讼程序,避免或减少项目单位的损失,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如:吉林常春律师事务所在为南溪湿地公园项目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中,在征收项目进展过程中,法律服务团队高效处理各种诉讼案件,为项目按计划推进赢得了时间。
  创新服务载体活动。指导县区司法行政机关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全力落实助企发展20项措施。宽城区司法局探索开展“互联网+”预约法律服务模式;双阳区司法局采取“三式”进驻法律服务模式;农安县司法局建立“法律服务联系卡”制度;二道区司法局建立了“服务企业发展工作计划表”制度;朝阳区司法局将“123”工程活动与律师党建工作紧密结合,组建了由12个党员先锋法律服务团队,创建了商务楼宇法律服务站工作模式;绿园区司法局开展“五大”活动,对全区315个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及重点项目现场走访排查,提供“菜单式”法律服务。通过各有特色的法律服务,有效提升了服务企业发展能力。
  目前,全市法律服务团队已为伊通河综合治理项目地铁二号线、两横三纵快速路等城建重点工程项目,空港经济开发区综合管廊PPP项目、奥林匹克公园、南溪湿地公园、农安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项目,以及柬埔寨农业投资“一带一路”项目等省市81个重大项目建设跟进法律服务,涉及资金近千亿元。目前,服务团队共为大项目建设开展咨询论证171次,审查合同305件,出具法律意见书88份,参与谈判50次,代理诉讼115件,共挽回经济损失2.87亿元。办理建设拆迁证据保全公证2万余件,为国有建设土地挂牌转让办理现场监督及转让协议公证600余件,为大项目建设工程招投标办理现场监督公证1700余件,共减免公证费62万元。

 

方式求创新,产品更丰富,助力企业更高效

  2017年,长春市司法局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注重总结经验,加大宣传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打造“互联网+线上助企平台。依托“四网、三微、一热线、一终端”平台,建立助企发展“123”工程活动专网,设立网上助企法律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菜单式、鼠标式法律服务。全天候开通“12348”助企法律服务热线,累计接转、解答涉企法律咨询3万余件。建立“长白山律企互动群”“企业风险防控群”等微信、QQ群25个,推送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法律知识和风险防范预警提示2700条,增强法制宣传惠企的实效。以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为支点,设立服务企业经营发展绿色通道,对涉企服务事务优先安排、优先办理,提升服务企业经营、发展能力和水平。
  打造助企法律服务产品。为推动助企法律服务开展,市司法局组织编印了《长春律师行业服务中小企业业务指引》、《创业常见法律问题100问》、《残疾人法律法律援助手册》《企业融资服务指南》《企业法律体检标准与操作程序》《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及防范手册》《“双创”法律知识指南》等7类助企法律服务书籍,同时,全系统还组织编印《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30条”建议与提示》《务工人员维权三建议知识宣传》《非法集资的陷阱》《防范电信诈骗》《助企法律服务手册》等9种助企法律宣传彩页余册,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全面加强服务考评和监督。始终把服务质量放在服务企业发展着位,按照省司法厅“123”工程活动考评细则要求,我局全面量化、细化了考核指标,全面落实责任,明确了考核目标。每季度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集中考核与平时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机关业务处室和县(市)区司法局的工作督导,深入法律服务机构和重点项目现场了解法律服务工作情况,全面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确保“123”工程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建立工作交流平台。建立“长春司法‘123’工程”活动专网和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在“长春司法网”开辟“落实‘三抓’部署 服务企业发展‘123’工程”活动专栏,三是利用“常思轩”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活动进展信息、活动成果和工作部署,畅通“123”工程活动工作渠道。
  交流推广工作经验。注意总结好的经验做好,及时在全市进行交流推广。今年以来,先后在朝阳区召开全市商务楼宇法律服务现场会,在南关区召开“123”工程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二道区召开全市“123”工程活动民商事纠纷调解现场会,实现了全市助企发展法律服务工作整体推进。
  强化信息舆论宣传。借助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召开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平台,向社会公布了助企发展“123”工程、推出的“20项”服务措施和取得成果。先后4次选派“123”工程指挥部相关处(室)负责人、助企法律服务团队成员、企业代表做客长春市电视台演播室,就护航大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接受专题采访。法制日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长春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编发“落实‘三抓’部署,服务企业发展‘123’工程”活动专题150篇,其中,省司法厅“123”工程简报采用37篇,位居全省第一。
  2018年,长春市司法局将继续运用“123”工程活动搭建的助企发展载体,强化助企法律服务工作,为推动长春新一轮振兴发展助力护航。要深入落实省厅“16条措施”、市局“20项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每项措施都能深入发挥作用。要建立助企法律服务长效机制。总结推广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转化为助企法律服务实践,使助企法律服务与企业发展需求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相契合,真正为推动长春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