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促进服务业发展提升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频繁交汇,服务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中成为长春经济发展强劲的“火车头”。2015年,长春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41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高于GDP增速3.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3个百分点。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传统服务业变革挖潜,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凭借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重点行业的跨速增长,在长春,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已经成为长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长春适应新常态、换挡提速提供有力支撑。
宽城万达广场、伟峰·彩宇新城、长春活力城……2015年,长春市共开工建设商业综合体项目30个,总投资659.68亿元,新增商业商务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年新增营业收入40-50亿元。
项目集聚带动作用突出。现在,长春市铁北经济圈在宽城万达广场的带动下正逐步形成,生态广场、南部新城、东方广场等区域商业、商务圈初具规模,大商业、大商务氛围日益浓厚,大商圈呼之欲出。
“巴蜀映巷”食客如织!“宽窄巷子”特色商街已吸引20余家川渝特色餐饮企业入驻。它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升级。
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启明软件园……2013年,长春市启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建设工作,成功推动10个园区成为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5年年未,北湖科技园、吉广传媒广告园6个项目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目前,长春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投资规模超过15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100亿元,吸引入驻各类企业突破2000户,解决就业近2万人。这些载体建设,已经成为助推全市服务业发展壮大新的支撑点。
目前,长春市已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国家级汽车服务外包基地。净月区是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级信息消费试点区和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生态广场商务商贸区,吸引众多商务商贸、金融总部等项目集聚落位。经开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成为全国第19个、我省第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目前已经正式封关运营,签约项目40余个,并经海关总署批准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服务业试点区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为了推动服务业发展大提速、大跃升, 今年长春市将继续滚动推进50个10亿元以上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1289.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2个,总投资774.1亿元;新建项目18个,总投资515.5亿元。
服务业发展将实现“三提升 ”
日前,长春市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攻坚大会,市委书记王君正在会上提出长春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个五’战略,解放思想,对标先进,以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为核心,以推进服务业攻坚战为载体,坚持集聚发展、项目带动、品牌引领、产城融合,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推进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在打造经济量级升级版中率先实现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构建‘三、二、一’产业格局,努力建设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长春市服务业发展将立足服务全省、带动长吉图、辐射周边3000万人口,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现代商贸、人力资源等服务业,力争率先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率先构建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建成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未来,长春市服务业将实现“三提升”。
量级提升,服务业要以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的速度提速增长,力争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服务业发展要以不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速度增长。
比重提升,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水平提升,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服务经济的融合度更高。